液晶玻璃LCD廢棄物,重製建材更環保
《大愛新聞》施禹誠、林道鳴2022年5月14日
高雄中正高工建築科師生,將廢液晶玻璃回收後搗碎,做再生粒料製成混凝土,應用在建築可減少天然河川砂石的採集,保護環境,創意研究榮獲全國高中專題冠軍。
隨著LCD使用量急遽成長,廢棄量亦與日俱增,目前台灣每年市售液晶面板報廢品與製程不良品,合計約8000噸,若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沉重的負擔。
將廢液晶玻璃回收利用,取代細粒料,製作玻璃砂混凝土,不僅成本低廉,並且可以減少天然砂石使用,達到再生粒料有效利用,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政策,師生合作,高雄中正高工建築科、化工科勇奪「全國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記者:「現在是人手一機的時代,但你知道嗎?廢棄手機竟然有這個用途?」
王文伶:「玻璃砂可以取代部分的河砂,減少混凝土細粒料的使用。」
張永翔:「啟動電動搖篩機」
記者:「把玻璃砂倒入電動搖篩機,進行粒徑分析,當做混凝土使用,減少河川砂石的採集。」
張永翔:「混凝土材料有3個,第一個是細沙,第二個是水泥,第三個是碎石。」
記者:「將玻璃砂混凝土灌入模具,其特性也有利於高樓層施作。」
張永翔:「若在相同水灰比跟坍度之下,可以減少玻璃砂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王文伶:「玻璃砂混凝土的流動性比較高,所以會比較好灌漿,可以減少施工的勞力。
彭詠暄:「符合近期聯合國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對這個環境比較好一點。」
記者:「台灣LCD面板產值位居全球第二,但也衍生出每年8000噸的廢棄物。中正高工師生合作,勇奪全國高中專題組冠軍,希望能緩解環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