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15期

主編序 Chief  Editor's  Preface

《台灣舞蹈研究期刊》為創立於 2002 年的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徵集國 內外舞蹈領域最新學術成果交流之發表園地,也是僅見以「舞蹈」為研 究主體的專業學術期刊。身為受惠當時新興舞蹈研究社群的碩士生博士 生、第六與第七期的執行編輯、到身份轉變為學者與大專教師。此次擔任第十五期的主編戒慎恐懼地規劃籌備,也見證台灣舞蹈研究社群茁壯 成熟與承先啟後之重要意義。

 第十五期期刊主題為「舞蹈與記憶」,以舞蹈身體做為記憶之場域, 關注舞蹈實踐和身體記憶、個人記憶、社會記憶與文化記憶所構築的交 織互動關係。本期投稿總計十三篇文章質量均優,經邀集相關專家學者 進行嚴謹的雙匿名審查後,通過並收錄三篇中文論文與一篇英文評論型 文章。 

黃淑蓮在《是誰在教舞蹈課?臺灣國民小學舞蹈師資培育發展之研 究》一文中,以歷時性文獻追溯整理過往國小舞蹈師資培育政策發展與 轉變脈絡,為當前國小舞蹈師資所面臨問題提供寶貴的改進參考依據。

 洪瑩慧、王愫在《身體動作記憶的療癒力—以動作分析為參考架構的舞 蹈敘事治療》一文中,運用拉邦動作分析方法去解讀舞蹈敘事治療個案 之慣有身體表達,藉由體驗形塑新的身體記憶。

菁霖論文獎得主石志如 在《舞蹈刊物研究之芻議:以《民族舞蹈》跨文化議題為例》一文中, 以歷史文本分析切入,聚焦論述《民族舞蹈》月刊中的跨文化書寫與時 代意涵。

林亞婷在“Indigenous Corporeal Presence: 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s LUNA and Indigenous Territorial Issues”一文中,在有限篇 幅內深入淺出地討論布拉瑞楊舞團作品《路吶》,其原住民舞蹈身體如 何呼應指涉帶入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抗爭議題。 

第十五期期刊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編輯委員會陳雅萍理事長、 王筑筠秘書長、第十四期主編趙郁玲、第十六期主編徐瑋瑩以及第十七 期主編張懿文等所有編輯委員共同把關本期優質內容。再者要感謝共計 十七位領域內外審稿委員的專業審閱與辛苦付出,並特別感謝執行編輯 鄭宜芳在我生產坐月子期間全心支持負責,讓本期期刊得以順利出版。 僅以本期優質的學術文章和臺灣全體舞蹈研究社群生生不息的正向 能量,與今年度在疫情中休養生息準備再起的表演藝術學者與工作者、 觀眾與讀者共享與共勉。

祝願歲月靜好,讓大夥 Keep Dancing! 

張思菁 謹致 台中

2020 年 12 月  

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十五期          

Taiwa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No. 15


【專題論文】

是誰在教舞蹈課?臺灣國民小學舞蹈師資培育發展之研究/黃淑蓮

Who is Teaching Dance Classes? A Study on Elementary School Dance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aiwan/Huang, Shu-Lien

https://doi.org/10.6303/TDRJ.202012_(15).0001 


身體動作記憶的療癒力—以動作分析為參考架構的舞蹈敘事治療/洪瑩慧、王愫

The Healing Power of Body Movement Memory: LMA as a Framework in Dance-Base Narrative Therapy/Hong, YinHui;Wang, Su

https://doi.org/10.6303/TDRJ.202012_(15).0002 


舞蹈刊物研究之芻議:以《民族舞蹈》跨文化議題為例/石志如

Suggested Innovations for Research of Dance Journals: An Example for Inter-cultural Issue of Chinese folk Dance/Shih, Chih-ru

https://doi.org/10.6303/TDRJ.202012_(15).0003 


【評論文章】

Indigenous Corporeal Presence: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s LUNA and Indigenous Territorial Issues/LIN,Yatin

https://doi.org/10.6303/TDRJ.202012_(15).0004 


特別企劃】

國際劇評人協會年度論壇【翻譯,作為思想方式】美學篇

「銜接與翻譯:民俗與祭儀元素於當代」論壇紀錄/王昱程

https://doi.org/10.6303/TDRJ.202012_(15).0005 


「原民舞蹈的在地與國際/傳統與當代」論壇紀錄/王昱程

https://doi.org/10.6303/TDRJ.202012_(1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