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11期

主編序 Chief Editor's Preface

  舞蹈一向被視為是文化的一環, 而與社會的距離似乎較為疏離, 即便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異常密切且複雜。當身體在美學空間中所建構的動作表現模式, 與族群祭儀親密連結時, 往往被定義為文化;反之, 若身體舞動的形態距離祭儀相對地疏遠, 或被抽象化、學院化, 而自成體系時則被尊稱為藝術。在這種「遠近親疏」的關係中,文化與藝術的位階昭然在目。然而,無論是文化或藝術都受到社會系統力量的制約舉例而言, 脫衣舞就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的舞蹈類型, 在台灣甚至會引來警察站崗及道徳懲治的後果。歷史上, 為政治服務的舞蹈作品容或有之, 而在社會邏動與觀光場合之中, 舞蹈變成動員、募款或謀生的工具也屢見不鮮。由是,舞蹈透過身體動作的示意( signification)功能, 其行動主體 ( action subject)與社會的對話也從未停歇過 

  「對話」在此隱喻行動, 涉及特定社會中民眾以舞蹈溝通的信息、形式與技巧, 及其所鑲嵌的意識形態、權力關係、階級差異等象徵。如果「對話」是J.L. Austin(1962)所調的一種廣義的「言說一行動」( speech-act),那麼舞蹈完成於對話的行動是什麼?從動作( movement)到行動( action)直接間接的文化與社會效應為何?舞蹈藉由身體動作如何連結在地社會而產生行動的力量?這些研究問題原是本年度(2016)期刊專題徵稿之發想, 希篁藉此能刺激我們對舞蹈文化與社會的多面向省思。 

  本專題「舞蹈、文化與社會:從動作到行動」( Dance, Culture and society:From Movement to action)在歷經一年多的精心擘劃、投稿人的積極参與,以及匿名審查人的嚴謹甄選之後,共收到12篇摘要,初選時淘汰了3篇,但最後9篇全文卻只有5篇通過審查, 退稿率之高出乎意料之外, 而其所探討的内容更超乎原先的理論預設。實際上, 本期收錄的硏究論文多傾冋於跨領域、跨文仁取徑以致「祭儀」不再是衡量舞蹈類型與文化和社會親疏遠近關的判準·反而因全球化效應造就了文化的混雜與創新,使得台灣的「在地性」與「當代性」成了本期文章編排親疏遠近像的原則。

  眾所周知,數位科技的介入,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日常生活,而且逐漸侵入了藝術創作的領域。重點是,它改變了舞蹈什麼?改變的程度為何?鄭芳婷的〈當代數位史詩:《空的記憶》的酷異政略與鬱結美學〉一文,揭示了科技文化化的現實之外·新科技還模糊了傳統空間的界定,由劇場舞台延伸到街頭戶外·觸及社會生活的一面,因此鄭文認為《空的記憶》(周東彥、周書毅,2012)舞作透過「文化科技」的操演,儼然實踐了 Bertolt brecht(1898-1956)「史詩劇場」 改造社會的目標,赶碼推倒了劇場的「第四面牆」。只是,為什麼藝術與數位科技的交流,卻使得舞蹈表演「瞬間即逝」與「捉摸不定」(盧玉珍,1992)的 臨場屬性於今尤烈?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必需進入劇場,腳踏實地、親身體驗地尋找,而非人云亦云 。

  與 Brecht,V. Meyerhold(1874-940),J. Grotowski(1933-99)等理論大師對話的文章’尚可見諸於陳少紅(洛楓)的〈披沙揀金的鑄造與提煉:鄧樹榮的 劇場藝術〉一文。鄧樹榮在香港劇場界雖然大名鼎鼎、但在台灣則數圈內人較為熟悉。不過,他堅持以「香港本位」的廣東話為主軸·峻拒歐美的英語霸權,進而創造出《泰特斯》系列《舞·雷雨》、《打轉教室》、《你為甚麼不是 Steve jobs》、《熱血軀體》等作品,其抵殖民的姿態與跨領域、跨文化視野的整合效果,著實 令人驚艷。 

  較之於香港當代劇場的抵殖民經驗,日據臺灣的舞蹈則仍處於啟蒙狀態。石志如的〈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學藝會」制度對前輩舞蹈家之影響〉中,作者由其個人的深度訪談及擷取自舞蹈家傳記的資料串連出台籍前輩舞蹈家因為在 「學藝會」上的表演經驗,而遠渡日本學舞並開創其舞者生涯的故事。實際上 「學藝會」制度不僅出現在漢人學童集中的「公學校」也普漏在「蕃童教育所」中執行但後者並未因此而培育出原住民身份的前輩舞蹈家。由此可知,成為舞蹈家的條件不完全只是機會的提供而已。何況,從現存的照片來看,當時的表演場所往往因陋就簡甚至在戶外野台上演出,而非我們所熟悉的小學大禮堂。是故,石志如也提醒讀者,一方面要關注展演者傳遞當代氛圍的創作意圖,二方面需審慎估量舞作中的殖民霸權象徵。

  而跨文化舞蹈現象則更是 Casey avaunt的〈踩青」:亞洲花園商城中的舞獅人與經濟意識形態之關像〉(“ ietting the gree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on Dancers and economic ideologies within the asian garden mall)一文的重點。舞獅原是兩岸三地華人節慶文仁的傳統儀式之一,如今不但普遍存在於北美的中國城也是越裔美國商店的年節重頭戲。 Avaunt以「市井多元文化主義」( marketplace multiculturalism)詮釋這種在美國加州橘郡小西貢的春節民俗活動·並分析其中的異國情調如何與崇尚自由市場的美式資本主義和多元文仁社會種族政策運行不悖之道。

  明乎此,就不難理解南國情調的Hula舞如何在北國日本紮根與普及。林成慧在〈 Hula的全球化與日本的在地化實踐初探〉一文中,敘說日本福島一個礦業沒落的小鎮磐城·藉由引入夏威夷原住民的Hula舞,而成功轉型為度假中心的過程。林文劃分Hula舞在日本發展的三階段:萌發期(1930-60)、推廣期(1970-80)交流省思期(1980-90)等。在這種「微笑的舞蹈」移植日本超過甲子之後,Hula舞不僅擁有60萬以上的愛好者,更因其原生地夏威夷數度文藝復興的連動,而在學習上出現了質變一一由「本物志向」的溯源風潮,轉向以日文歌謠配樂的自我認同,且其文化意義與符碼的分享,仍在全球化與在地實踐的離散關像中持續變化。

  最後,本刊威謝這一期審查委員的辛勞·部分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列如下:王雲幼、林亞婷、翁素涵、張思菁、張婷婷、張麗珠、陳韻文、趙玉玲、趙郁玲、趙綺芳、劉光夏、劉淑英、厲復平、蕭君玲。

《台灣舞蹈研究》第十一期主編

盧玉珍 寫於花蓮2016年12月

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十

Taiwa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No. 11


專題論文】

當代數位史詩《空的記憶》的酷異政略與鬱結美學/鄭芳婷

Contemporary Digital Epic: Queer Politics and Melancholic Aesthetics of Emptied Memories/Cheng, Fan-ting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6.11.1 


披沙揀金的鑄造與提煉:鄧樹榮的劇場藝術/陳少紅(洛楓)

The Alchemist of Minimalist Theatre: Tang Shu Wing's Artistic Creation/Natalia Sui Hung Chan(Lok Fung)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6.11.2 


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學藝會」制度對前輩舞蹈家之影響/石志如

The Impact of the System of Student Performing Art Exhibitions und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n Taiwan's Pioneering Dancers/Shih, Chih-ru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6.11.3 


 " getting the greens "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on dancers and Economic ideologies within asian garden mall/Casey Avaunt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6.11.4 


Hula的全球化與日本的在地化實踐初探/林成慧

The Body Practice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Analysis of Hawaiian Hula in Japan/Lin, Chen-hui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