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生病用藥、手術經驗分享、相關疾病及慢性併發症

T1小兒生病用藥注意事項

馬偕 丁醫師的叮嚀:

生病時,除了進食狀態不穩定和荷爾蒙的作用造成的血糖起伏,生病時常使用的一些藥物,也會影響血糖的穩定。例如部分咳嗽藥水含有少量的糖漿成分、治療氣喘使用的類固醇(steroid)、幫助支氣管擴張的乙型交感神經興奮劑(β2 agonists)等藥物,都會造成治療期間血糖的上升。另外像是一些化療藥物例如 L-asparaginase 也會造成血糖的變化。

處理的原則是針對該疾病必須使用的藥物還是要使用,不要因為害怕造成高血糖不使用該藥物,造成病情的延誤,但是要增加監測血糖的頻率,再根據前述高低血糖的原則加以處理。

2017/07/12

T1小兒生病用藥 注意事項

通常第一次看診需說明小孩有是T1DM(IDDM)這是最基本需告知的事項,小兒科通常在將藥物磨粉會加入糖粉小孩較好入口,也可以請醫師拿掉,但是味道較不好聞,糖粉比較不怕因為通常餐前或餐後吃(量少而且也有加代糖阿斯巴甜,有寫丙酮症患者不可使用就是),通常是糖漿類止咳藥比較多地雷(藥物交互作用),所以一般我是請醫師開粉/錠狀藥劑,不開藥水。

發燒的話也很容易高血糖300以上,見人見智有人不會,我兒子是發燒一定高血糖~這個就要盡快將疾病治療好才能恢復。

我的經驗會影響血糖的藥物如下:

1) 支氣管擴張劑藥物一定升糖(止咳化痰藥水類居多,地雷多,很多耳鼻喉科診所醫師似乎不是很了解此點,我會跟醫生討論,沒有很嚴重必須吃的話我會請醫師開替代藥物,)

2) 類固醇(口服類)(外用藥膏含量少且不影響血糖)

3) 日舒(黴漿菌抗生素)會升,細菌感染不吃不行…還好只有3天,安蒙西林不會,不是每種抗生素都會升,吃過一些抗生素,目前只有日舒會升

(抗組織胺不會影響血糖)

給新手父母參考,謝謝。


補充影響高血糖的藥品,是群組內媽咪們的心得,可以參考,但能不能拿掉或替代,請與門診醫師咨詢:

  • Butamirate Citrate 舒咳寧

  • Meptin-mini tab/ liquid 滅喘淨微錠/滅喘淨液(支氣管擴張劑)

  • Methylephedrine(蕁麻疹,支氣管擴張)

  • Bronchodilator

  • Procaterol Hydrochloride

  • Glyceryl Guaiacolate 弛緩支氣管平滑肌,並擴張支氣管

  • Metaproterenol Sulfate(Orciprenaline Sulphate) 支氣管擴張劑

  • Danzen抑制發炎

  • Salbutamol Sulfate支氣管痙攣治療、擴張作用

Milla 2017/07/18

Misha補充(2019/11):

  • centertheo 會高血糖

  • zithromax 會高血糖

  • actin 是平常蒸氣內放的藥物,會高血糖

  • mopride 和piprinhydrinate 是抑制腸胃排空,會使血糖下降

會增高血糖的藥物

原文: 智抗糖 蓉藥師專欄 這次不是飲食的錯-會增高血糖的藥物

  • 眾多類固醇種類中會造成血糖升高的,是口服的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s,口服類固醇)它會使肝臟釋放更多葡萄糖、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加總起來的結果就是血糖變高。

  • 除了口服類固醇外,還有許多藥可能引起血糖增高,詳見最後面的附錄 (如圖)

  • PAROXETINE(治療憂鬱症、恐慌症的藥物)+PRAVASTATIN(降血脂的藥物)併用, 也會增高血糖

手術經驗分享 Ivey Jung 2018/01

我把三個月前住院的經驗,寫在臉書日誌,給大家參考。


文長,可能需要比較多時間才能看完。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ivey-iddm/t1-dm%E4%BD%8F%E9%99%A2%E5%B0%8F%E6%89%8B%E8%A1%93%E6%AD%B7%E7%A8%8B%E5%88%86%E4%BA%AB/136203887100252/

糖漿製劑(小兒藥水)對血糖的影響

「衛服部署長信箱」針對「糖漿製劑碳水化合物比例」回覆如下:

糖漿比例事涉各廠商的製造機密不便要求透露 ,不過一個大致的比例是含蔗糖55%。

所以如果想計算糖漿製劑的碳水化合物 ,大致是:

如一次要喝8cc, 先量這8cc的重量 ,再乘以55%,就大約是蔗糖的含糖量 。

但 ,少數糖漿是只含代糖不含蔗糖的 ,究竟是哪種糖漿 ?沒有提到 。

甲狀腺的問題

Q: 請問有T1孩子可能會遇到甲狀腺的問題嗎?


衛教師A: T1糖尿病是自主免疫系統的問題, 所以發生其它自主免疫系統的問題的機率增大,例如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

所以在診斷時及每年都應定期抽血檢查,包括甲狀腺機能及celiac disease (乳糜瀉).

T1和甲狀腺機能異常,我的病人中有不少,配合吃藥,都控制得很好。內分泌科醫生會抽血檢驗甲狀腺功能。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資料:

(1)林口長庚邱巧凡醫師文章

(2)http://celiac.ca/pdfs/what%20is%20it-CHN.pdf

update by Peano 2020/7/10


T1常見的慢性併發症

第 1 型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包括大血管併發症 ( 中風、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和心衰竭 )、小血管併發症 ( 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 ) 以及糖尿病足疾病等。目前已知大血管併發症與心血管危險因子有關,而小血管併發症則與血糖控制密切相關

資料來源:臺灣糖尿病年鑑-2020第1型糖尿病

神經病變心路歷程分享

特別感謝群組朋友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願大家一起努力好好控糖,不要放棄!2022/10/28

--------------------------------

綜合回覆一下我當年末梢神經病變的狀況:

一開始發病被當二型,藥沒有認真吃,等到一年後因為酮酸中毒住院,醫生開始要求打胰島素,但因為抗拒打針不想控制,所以沒有按時打針,通常都是有一餐沒一餐的打,有時候只有血糖高到腰挺不直才會打一針短效(當時速效要自費只有短效有給付),然後去睡一覺,醒來就又變回一尾活龍,就這樣又過了4年,糖化沒有低於13,直到大學二年級開學之前,我突然間起床發現腳無法踩地,一踩就刺痛,只能請爸媽去學校辦休學,開始我臥床半年的日子。

醫生當時對我神經病變沒有太驚訝,就說了:『根據大數據顯示,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大約5年就神經病變,你時間很準時』;這段時間裡,我的末梢神經幾乎無法觸碰,只能找絲質長褲,降低穿褲子的摩擦係數,不然完全沒有勇氣穿長褲,除了吃飯洗澡上廁所,我都在床上躺,雙腳有如千百萬隻螞蟻在咬,痛的不行,只能透過輕輕按摩方式降低一點疼痛感,當時媽媽只能在我喊痛的時候來幫我按摩,有一次媽媽不小心把眼淚滴到我腳上,我才知道之前荒廢五年的生活錯了,而且醫生說了『這個沒有藥可以治,唯一的機會就是你把血糖控制好,看能不能恢復正常。』

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真正正視我的糖尿病,經過臥床半年,我的糖化從13%降到10%,慢慢可以站起來腳不刺痛了,因為長期沒有走路腳沒有力氣,就開始在家扶牆壁學走路,這半年我什麼藥都沒吃除了打胰島素跟軟便劑,醫生開給我B12膠囊幫助修復神經,飯後吃一顆,等我血糖降到10%以下,我的腳已經完全不麻不刺痛,但已經變得沒有以前敏感,幾乎每次都是洗澡才會知道膝蓋以下有受傷的地方,但可以恢復成現在這樣能正常走路,我已經萬分感激。

從再次可以站起來到現在,除了膝蓋以下比較不敏感之外,腳對於鞋質料的要求也變高,只要腳伸進去摩擦的同時會刺痛的質料,一律不能穿;因為末梢神經病變,也間接影響我的腸蠕動,當時醫生一天要我吃9顆軟便劑還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好在排便問題後續透過高纖維飲食有一點進步,目前也沒有像當初一樣不排便的問題。

現在的我,糖化維持在7.0%~7.5%之間,也許對醫生而言沒有控制的非常好,但我只想開心的與我的疾病共存,不會再擺爛,只要糖化超過7.5%,就會警惕自己要調整回來,我相信【心理影響生理,生理影響病理】,我的糖化永遠跟自己比,讓自己活得開心,控制起來會覺得壓力小一點;因為走過那段日子,所以希望看到文章的大家,把糖化控制好,希望不要看到再有人跟我一樣經歷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不管任何時候,只要有心想要積極控制,你都可以跟我一樣,大家一起維持健康的心態與糖尿病共存,只要你不排斥它,它也會善待你,願共好!

-------------------

小編補充之「神經病變」延伸閱讀:

  • 別忽略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彰基杜思德醫師):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透過嚴格控制血糖,5年內可降低發生周邊神經病變痛風險69%,若已有周邊神經病變痛者,5年內則可降低57%。(原文內含:「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自我評量表」,歡迎利用!)

  •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臺大醫院電子報):積極的血糖控制可以顯著地降低第一型糖尿病病人罹患神經病變的機率及減緩惡化的速度。

[Super T1 Family 第一型糖尿病超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