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ytoshi Kusama 与 Ryoshi 是 Shiba Inu(SHIB)社区公认的两位匿名缔造者。
2025 年 5 月,Ryoshi 突然注销社交账号、删光文章,并将 Twitter 头像换成西藏高僧米拉日巴,引发全球加密圈热议。
两位创始人至今未公开身份,其财富规模与市场持仓也被层层地址与链上隐私术严密包裹。
2020 年 8 月,一个以柴犬表情包为灵感、号称要做“狗狗币杀手”的实验性项目悄然上线。没有风投、没有 IEO,仅靠一句“完全由社区驱动”的口号,SHIB 从几乎归零的价格一路冲向千亿市值神话。
这场传奇背后,正是 Ryoshi 与 Shytoshi Kusama 两位化名的推动。当媒体追问他们是谁,得到的往往只有一句引用:“In decentralized we trust.”
2020 年 8 月:发布首篇 “Woof Paper”,阐述 SHIB 的分发机制与去中心化愿景。
2025 年上半年:在 Medium、推特频繁更新,把 SHIB 与 LEASH、BONE 一起划入“ShibaSwap 生态三件套”。
2025 年 5 月 30 日:一夜之间删除所有发文,推特头像改为米拉日巴,签名档只留一句话——“I am not important.”
链上数据迷踪让“Ryoshi 可能化身 Dejitaru Tsuka 或 RV 的合约作者”“他把 50% 初始供应打给 Vitalik 是为了洗白”等故事四处流传。
圈内玩家的考古精神固然精彩,但至今无人能给出链下身份的确凿证据。
早期“抄作业”的头号信徒:据称在 SHIB 上线第一天便将以太坊换成上亿枚代币。
共同重写未来:Ryoshi 隐退后,Shytoshi 带领团队推出 Shibarium 二层网络、SHIB: The Metaverse 等全新叙事。
公开声明:2025 年 5 月,Shytoshi 在博客纪念“Ryoshi 消失一周年”,直言“谢谢你种下种子,现在我们让它长成森林”。
然而和前辈一样,他拒绝 KYC、拒绝视频露面,只以动画形象和文字 AMA。
围绕“Shiba Inu 创始人身价”的区块链侦探故事此起彼伏,实则因下列原因始终无法给出准确数字:
分散持仓:早期地址被拆分成百上千个冷钱包,追踪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动态市值:SHIB 高波动,创始人即便手握数万亿枚,账面价值亦可瞬间腰斩。
隐秘操作:跨链混币器与 DEX 的闪电贷交互,可在 1 小时内完成“看似互不相干”的账面转移。
👉 点击探索 Shiba Inu 最新链上巨鲸持仓动向,捕捉行情起落的风口
虽然两位创始人保持匿影,项目却一路升级,形成了如今的 Shiba 区块链版图:
LEASH:限量铸发的“狗绳”,被赋予治理、土地抢购优先权。
BONE:Shibarium 验证者质押与 Gas 手续费支付的硬通货。
SHIB 元宇宙:虚拟地块以 $SHIB 标价,未来接入数字身份与 GameFi。
这套循环经济模型进一步推高了 Shiba Inu 创始人 的潜在持有价值,也给社区留下了“下一波牛市,SHIB 会不会再掀 50 倍百倍的脑洞”。
Q1:Ryoshi 真的彻底消失了吗?
A:自 2025 年 5 月后,已无任何公开地址、社交足迹;偶有链上无签名交易疑似属于“创世群体”,但目前无人认领。
Q2:Shytoshi Kusama 会不会就是 Ryoshi 的小号?
A:社区曾猜测二人实为一人,然行文语气、代码风格差异明显;加之链上时间戳与用户行为数据,概率极低。
Q3:创始人持仓是否主导市场?
A:观察前 20 大地址,除交易所冷钱包外,单一主体极少超 1.5% 流通量;Shiba Inu 社区提倡“犬军共治”,反而削弱巨鲸控盘风险。
Q4:匿名传统会妨碍合规上市吗?
A:中心化交易所在评估上币时,更关注流动性、用户规模、代码审计报告;匿名创始团队对现货交易一般不构成障碍,衍生品与 ETF 则需层层 KYC。
Q5:普通人如何追踪 SHIB 资金流向?
A:可借助 Etherscan、Shibarium Explorer 查看 Top Holders;若想深挖智能资金流与多链桥动向,👉 三步学会查看巨鲸实时转账明细。
Ryoshi 与 Shytoshi Kusama 的故事像极了开源世界里的对抗剧本:
他们用“无名”换来了Shiba Inu 社区对去中心化最纯粹的信仰;用“消失”向所有人抛出命题——区块链世界,真正的能量来自社区共识,而非任何中心化创始人。
当下一波技术浪潮来袭,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更多 “Ryoshi” 悄然隐退,留下的只是一行链上交易哈希与对匿名精神的一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