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融入領域課程統整教學
資料來源:廖瑞昌
國語文
數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社會
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
1
本土語言與國語文領域(資料來源:廖瑞昌) top
一、以歇後語融入課程領域:
(一)成語相關:
1、一舉兩得:一孔掠雙隻--好孔、摸蜊仔兼洗褲--一兼二顧
2、三長兩短:五枝指頭仔--三長兩短
3、大材小用:大砲打厝鳥仔--真無彩
4、十拿九穩:老鼠仔入牛角--穩篤篤、十二月肉湯--穩當
5、徒勞無功:狗仔吠火車--無路用、蚊仔叮牛角--無彩工、擔沙填海 --了憨工
6、好管閒事:狗咬老鼠--管閒仔事
7、對牛彈琴:雞啄鈕仔--無彩喙
8、深藏不露:貓爬樹--毋成猴、黑矸仔裝豆油--無底看、恩主公飲燒 酒--看袂出來
9、一目了然:白矸仔裝豆油--看出出
10、一毛不拔:十二月天睏厝頂--凍霜
11、虛情假意:六月芥菜--假有心
12、忘東忘西:土地公斬頭--無頭神
13、似曾相識:火燒豬頭--面熟
14、大勢已去:火燒罟寮--全無望、王見王--死棋
15、無力回天:賣碗盤的車倒擔--缺了了
16、暗中傷人:半瞑仔記數--暗算
17、糾纏不清:大麵炒圓仔--膏膏纏
18、有眼無珠:目睫毛夯無起--有眼不識泰山
19、一成不變:老和尚唸經--老套
20、馬馬虎虎:囝仔跋倒--媽媽敷敷
21、無法無天:和尚夯雨傘--無髮無天
22、公事公辦:阿公的代誌阿公家己做--公事公辦
23、好管閒事:阿公娶某--加婆
24、高高在上:阿兄佇樓頂--哥哥在上
25、大驚小怪:保護三藏去取經--著猴
26、心不在焉:菩薩著賊偷--失神
27、自投羅王:請鬼提藥單--穩死的
28、無奇不有:北港媽祖出巡--無旗不有
29、直來直往:夯竹竿入城--直來直往
30、從容不迫:鎮守古廟--老神在在
31、一言難盡:鐵管生鉎--歹管
32、裝神弄鬼:魔王嫁查某囝--嫁鬼嫁怪
2
(二)俗語相關:
1、不知天高地厚:胡蠅戴龍眼殼--蓋頭蓋面 2、打腫臉充胖子:蟾蜍展氣功--膨風啦 3、放一百個心:雞仔跋落米甕--好食睏 4、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文王拖車--一步一步好 5、成事不足敗是有餘:水肥車排歸列--拖屎連 6、全年無休:火燒甘蔗園--無葉
7、肉包子打狗:用麵線網鴨母--一去不回 8、貓哭號子假慈悲:夯刀探病牛--無好意 9、說話不打草稿:先生節脈--摸講
10、雞蛋裡挑骨頭:老伙仔穿針--找孔找縫 11、拿你沒辦法:剃頭店公休--無理髮
(三)語意教學補充
1、說不定:火燒竹林--無竹殼
2、香噴噴:火燒雞寮--香貢貢
3、不氣餒:火燒林投--袂死心
4、嫉妒:火燒目睭毛--目孔赤
5、時候未到:半瞑仔看日頭--猶早咧
6、不需要:外省麵--麵啦
7、照舊:外甥點燈火--照舅
8、別人的:奶母抱囝--別人的
9、沒分寸:甘蔗歸枝囓--無斬節
10、不檢點:幼稚園招生--老不收
11、硬碰硬:石壁槓鋼釘--硬拄硬
12、小心:先生娘寫的--細字
13、欠揍:有樓無梯--欠梯、香港腳發作--皮在癢 14、幸好:老爸過渡--該載
15、輸得很慘:囡仔穿大人衫--大梳
16、做事不光明磊落:囡仔行路--小人步 17、沒能耐:囡仔嘴--無半撇
18、不真實:底片走光--無影
19、不團結:放尿攪沙--袂做堆
20、難應付:月內幼嬰--歹款待
21、貪汙:阿兄坐無正--歪哥
22、吹牛:便所彈吉他--臭彈
23、可憐:苦瓜燉鰱魚--苦鰱
24、拜把兄弟:食毋著藥仔--換帖
25、寒酸:食芭樂揾鹽--鹹擱澀
3
26、黑吃黑:黑人食火炭--烏食烏
27、幫忙:接骨師傅--鬥跤手
28、浪費:菜葡揾豆油--加了
29、鄉下:腳底抹粉--妝跤
30、倒楣:匏仔生菜瓜--有夠衰
31、嘮叨:澎湖菜瓜:十稜
32、想通了:賣鴨蛋的車倒擔--看破
33、不行:擔肥去市場賣--賣屎
34、遇到:頷頸仔生瘤--拄到
35、漏氣:籠床蓋無密--漏氣
二、以閩南語諺語融入課程領域:
(一)成語相關
1、大器晚成:大隻雞慢啼。
2、人各有志:一樣米飼百樣人,一樣雞啄百樣蟲。
3、不進則退:三年二歲,食老倒退。
4、積少成多:有儉才有底。
5、和氣生財:忍氣求財,激氣相刣。
6、得寸進尺:幸子不孝,幸豬舉灶。
7、好吃懶做:食欲食,蝨母不掠。食若牛,做若龜。
8、防患未然:細孔無補,大孔艱苦。
9、本末倒置:豬頭不顧,顧鴨母蛋。
10、無中生有:講到一個影,生一個囝。
(二)俗語相關
1、萬物之所需百工須為備:一粒米,百粒汗。
2、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枝草,一點露。
3、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4、人算不如天算:千算萬算,不如天一畫。
5、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少年袂曉想,食老不成樣。 6、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入門看人意,入山看山勢。 7、路不轉人轉:八仙過海,隨人變通。
8、風水輪流轉:三年一閏,好歹照輪。
9、三寸不爛之舌:(相對語意)心歹無人知,嘴歹上厲害。 10、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叫豬叫狗,不如自己走。 11、團結力量大:兄弟若同心,烏土變黃金。
12、吃力不討好:有功無賞,打破愛賠。
13、青出藍勝於藍: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
14、各有所求:長工望落雨,乞食望普渡。
15、不知天高地厚:青盲牛,不驚槍。
4
16、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17、三個和尚沒水喝:相讓食有賰,相搶食無份。
18、生氣沒好話:相罵無好嘴,相打無揀位。
19、沒有自知之明:家己擔肥,毋知臭。
20、家裡沒大人:家內無貓,老鼠蹺腳。
21、多做多錯:做到流汗,予人嫌到流瀾。
22、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做雞得蹌,做人得翻。
23、勿以惡小而為之: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24、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無落種,無收成。
25、欲速則不達:緊紡無好紗,緊嫁無好大家。
26、惡人先告狀:拍虎掠賊親兄弟。
(三)語意教學補充
1、學藝不專:十藝九不成。
2、不趕盡殺絕: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3、溫故知新、熟能生巧:(相對語意)三日無餾就爬上樹。 4、珍惜光陰:(相對語意)一幌過三冬,三幌過一世人。 5、憑空想像:有樣看樣,無樣自己想。
6、將就:無魚蝦嘛好。
7、哥們:撲虎掠賊親兄弟。
8、爭氣: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
三、以閩南語歌謠融入課程領域:
(一)數量詞教學:
1、以巧兒版第一冊「點將歌」(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七冊「刀仔佮桃仔」(施福珍)為例
(二)形容詞疊字教學
1、以巧兒版第四冊「玫瑰花」(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四冊「金魚」(施福珍)為例
(三)繞口令教學
1、巧兒版第四冊「毋成猴」(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七冊「刀仔佮桃仔」(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九冊「猴勾狗」(施福珍)為例
4、康軒版第一冊補充資料:〈樹頂一隻猴〉
(四)聲調教學
以巧兒版第十冊「青狂狗」(施福珍)為例
(五)相反詞或相對詞教學
1、以巧兒版第三冊「貓咬貓」(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七冊「講啥物貨」(施福珍)為例
5
(六)擬聲詞教學
以巧兒版第五冊「羊咩仔囡」(施福珍)為例
(七)頂真修辭法教學
1、以巧兒版第十二冊「作客」(施福珍)為例
2、康軒版第五冊補充資料:〈火金姑〉台灣古念謠 曲/田福 (八)民間故事或寓言故事教學
1、以巧兒版第二冊「虎姑婆」(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七冊「龜佮兔」(施福珍)為例
6
本土語言與數學領域(資料來源:廖瑞昌) top
用閩南語歇後語融入課程領域:
(九)數的換算:
1、二十兩--近視
半斤是八兩,二十兩等於幾斤幾兩?答案是一斤四兩,在閩南語 對於數的說法中,可以簡稱為「斤四」。與「近視」的音相近。 2、一角分兩半--五分五分
1. 在台灣早期,幣值的使用,有以「分」為單位,十分等於一 角,那請問一角的一半,會各是多少?
2. 再請問現今台幣最小的幣值單位是什麼?最大幣值的紙鈔是 多少?
3. 一張最大幣值的紙鈔,一次可以換成幾張一千元紙鈔?或一 次可以換成幾張五百元紙鈔?或一次可以換成幾張百元紙
鈔?或一次可以換成幾個五十元硬幣?或一次可以換成幾個
十元硬幣?或一次可以換成幾個一元硬幣?
4. 五十元,要用一元、五元及十元來加總,各幣值可重複使用 的情況下,有幾種法?
3、兩角找五分--角五
依據前題的基礎,即可解答該題。答案為一角五分,在閩南語對 於數的說法中,可以簡稱為角五。與「覺悟」的音相近。
4、十角--一箍散散
在台灣早期,幣值的使用,一箍可換成十個一角,那請問十角會 是多少?答案一般回答是一箍,如果必須規定答案為四個字時, 你會怎麼說?
(十)物體的量:四兩雞仔半斤頭--大頭雞
半斤是八兩,四兩和半斤比較哪一個比較重?如有一隻四兩重的 雞,雞頭卻有半斤雞的大小,那該怎麼為這隻雞命名?
(十一) 稀釋的概念:一粒田螺煮九碗湯--無味
(十二) 時間單位(月份教學)
1、六月芥菜--假有心
2、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
3、十二月芥菜--有心
4、十二月肉湯--穩當
5、十二月天睏厝頂--凍霜
7
四、用傳統唸謠融入課程領域:
(一)數數教學:
1、以巧兒版第一冊「一二三」(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九冊「一的磅米芳」(施福珍)為例 3、簡上仁作品
(二)加法或乘法教學:
1、以巧兒版第二冊「豆花」(施福珍)為例
2、以以巧兒版第十冊「大家來蹉跎」(施福珍)為例 (三)減法教學
以巧兒版第七冊「鴨咪仔」(施福珍)為例
(四)時間的記法
以巧兒版第九冊「正月正」(施福珍)為例
(五)空間概念教學:
以巧兒版第五冊「排隊」(施福珍)為例
(六)單位詞教學
以巧兒版第六冊「錢筒仔」(施福珍)為例
8
本土語言與自然生活科技領域(資料來源:廖瑞昌) top
以歇後語融入課程領域:
(七)與動物有關的:
1、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
2、大蛇過田岸--趖
3、四兩雞仔半斤頭--大頭雞
4、雞啄鈕仔--無彩喙
5、雞仔跋落米甕--好食睏
6、小卷花枝--無血無目屎
7、田螺含水過冬--等時機
8、老鼠仔嫁查某囝--嗤嗤呲呲
9、老鼠仔入牛角--穩篤篤
10、狗咬老鼠--管閒仔事
11、狗仔吠火車--無路用
12、摸蜊仔兼洗褲--一兼二顧
13、蟾蜍展氣功--膨風啦
14、蝦仔走路--倒彈
15、胡蠅戴龍眼殼--蓋頭蓋面
16、蚊仔叮牛角--無彩工
17、屬豬--亥啦
18、貓爬樹--毋成猴
19、田嬰經著蜘蛛網--真不幸
20、老人食紅蟳--管無效
21、囝仔食紅蟳--興管
22、苦瓜燉鰱魚--苦鰱
(八)與植物有關
1、六月芥菜--假有心
2、十二月芥菜--有心
3、土豆剝殼--愛仁
4、火燒林投--袂死心
5、火燒竹林--無竹殼
6、火燒甘蔗園--無葉
7、甘蔗歸枝囓--無斬節
8、老甘蔗頭--老根節
9、匏仔生菜瓜--有夠衰
10、澎湖菜瓜:十稜
9
五、以閩南語諺語融入課程領域:(一至二十九取自台灣月刊,郭安先生文) (一)立春趕春氣。
(二)立春落雨透清明。
(三)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四)春濛曝死鬼,夏濛做大水。
(五)春南夏北,無水通磨墨。
(六)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七)雨拍元宵節,日曝清明前。
(八)驚蟄鳥仔曝翅。
(九)清明芋、穀雨薑。
(十)清明前栽竹片。
(十一)穀雨鳥上肥。
(十二)立夏,食匏仔麵補老父。
(十三)六月六,仙草水米篩目。
(十四)六月無善北。
(十五)大暑熱袂透,大水風颱到。
(十六)大暑熱袂透,收成著無夠。
(十七)七月半鴨毋知死。
(十八)毋驚七月半鬼,祗驚七月半水。
(十九)九月颱,無人知。
(二十)九月九降風。
(二十一)霜降,風颱走去藏。
(二十二)立冬田頭空。
(二十三)立冬收成期,雞鳥較會啼。
(二十四)十月裡來小陽春,三日無水亂紛紛。
(二十五)十月生翅,懶紓查某領袂直。
(二十六)冬至圓食落去加一歲。
(二十七)冬至置月頭,欲寒置年兜;冬至置月中央,無雪更無霜; 冬至置月尾,烏寒正二月。
(二十八)新年頭,舊年尾。
(二十九)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
(三十)冬至在月頭,要寒在年兜;冬至月中央,無雪與無霜; 冬至在月尾,要寒正二月。
(三十一)囝仔歡喜新年到,大人心內亂糟糟。
(三十二)春天後母面。
(三十三)雨淋上元燈,日曝清明種。
(三十四)春濛日頭公,夏濛水底摸;春濛曝死鬼,夏濛做大水。 (三十五)立春落雨透到清明。
10
(三十六)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三十七)春分秋分,日暝對半分。(或平分)
(三十八)驚蟄未到雷先響,四十五日暗天門。
(三十九)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七月鬼仔雨 (或七月水流芋) ,八月是白露。
(四十)四月初八落到五月節。
六、以閩南語歌謠融入課程領域:
(一)動物的生態:
1、以巧兒版第二冊「露螺」(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三冊「蝴蝶」(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三冊「水雞仔囝」(施福珍)為例
4、以巧兒版第四冊「蠓仔」(施福珍)為例
5、以巧兒版第四冊「火金姑」(施福珍)為例
6、以巧兒版第五冊「田蛤仔」(施福珍)為例
7、以巧兒版第五冊「大肚蝌仔」為例
8、以巧兒版第六冊「蚼蟻」(施福珍)為例
9、以巧兒版第六冊「紅田嬰」(施福珍)為例
10、以巧兒版第七冊「大象」(施福珍)為例
11、以巧兒版第八冊「烏貓」(施福珍)為例
12、以巧兒版第八冊「雞公」(施福珍)為例
13、以巧兒版第八冊「白翎鷥」(施福珍)為例
14、以巧兒版第八冊「水雞古」(施福珍)為例
15、以巧兒版第九冊「土蚓仔囝」(施福珍)為例
16、以巧兒版第九冊「龜」(施福珍)為例
17、以巧兒版第九冊「鴟鴞撲撲飛」(施福珍)為例
18、以巧兒版第十冊「水雞土」(施福珍)為例
19、以巧兒版第十一冊「白翎鷥」(施福珍)為例
20、簡上仁作品--火金姑
21、藍淑貞作品--火金姑
(二)植物開的花
1、巧兒版第五冊「西瓜花」(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八冊「水果」(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九冊「澎湖菜瓜」(施福珍)為例
11
(三)自然現象
1、以巧兒版第三冊「雨來囉」(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十一冊「大風吹」(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十二冊「西北雨」(施福珍)為例 4、康軒補充教材--天烏烏
5、康軒補充教材--西北雨
6、簡上仁作品--落大雨,透大風
(四)生活領域
1、以巧兒版第六冊「落雨天」(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六冊「摒掃」(施福珍)為例
12
本土語言與社會領域(資料來源:廖瑞昌) top
以歇後語融入課程領域:
(一)地名
1、一間貨賣了了--通銷:通霄
2、三頓食無飽--餓肚:五堵
3、十月懷胎--大肚:大肚
4、九塊碗十個人--加人:基隆
5、歹看面的--面雄:民雄
6、薄情郎--哥雄:高雄
7、火車坐到基隆--盡磅
8、阿兄無頭路--閒哥:鶯歌
(二)民俗文化
1、七月半鴨仔--毋知死活
說明: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鴨常成為供桌祭品之一,鴨本 身並不自知生命即將失去,依然悠哉過活,引申為人不知天高地 厚,我行我素,不知災禍即將來到。
2、土地公樹--無挫
3、土地公斬頭--無頭神
4、北港媽祖出巡--無旗不有
5、北港媽祖--蔭外境
6、北港廟石壁--厚畫、畫仙
7、有應公童乩--講鬼話
9、恩主公飲燒酒--看袂出來
10、菩薩著賊偷--失神
(三)歷史故事
1、文王拖車--一步一步好
2、保護三藏去取經--著猴
(四)親屬稱謂
1、外甥點燈火--照舅
2、 阿公的代誌阿公家己做--公事公辦
3、 阿公娶某--加婆
4、 阿伯仔爬山--邊仔喘
5、 阿兄坐無正--歪哥
6、 阿兄無頭路--閒哥
7、 阿婆生囝--真拼咧
8、 阿嬤生查某囝--生姑
9、 阿嬷生孫--公暢
13
七、 以閩南語諺語融入課程領域:
(一)孝順:雙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
(二)勵志:一幌過三冬,三幌過一世人。
(三)人際: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八、以閩南語歌謠教學融入課程領域:
(一)節慶文化教學:
1、以巧兒版第一冊「大家恭喜」(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二冊「土豆仁」(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三冊「歡喜過新年」(施福珍)為例 4、以巧兒版第七冊「中秋」(施福珍)為例
5、以巧兒版第九冊「正月正」(施福珍)為例
6、以巧兒版第十一冊「新正年頭」(施福珍)為例 7、簡上仁作品--初一早
(二)民俗文化教學
1、以巧兒版第一冊「巴布」(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二冊「圓仔圓」(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三冊「搖仔搖」(施福珍)為例
4、以巧兒版第四冊「月娘」(施福珍)為例
5、以巧兒版第七冊「生日的祝福」(施福珍)為例 6、以巧兒版第八冊「十二生肖」(施福珍)為例 7、以巧兒版第十一冊「紅龜粿」(施福珍)為例 8、以巧兒版第十二冊「普渡來」(施福珍)為例 9、簡上仁作品--一二三四
(三)傳統生活型態
1、以巧兒版第二冊「水牛」(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三冊「阿嬤兜」(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七冊「藏水沬」(施福珍)為例
4、以巧兒版第八冊「芋仔冰」(施福珍)為例
以巧兒版第十一冊「賣雜細」(施福珍)為例
5、以巧兒版第十二冊「阮兜」(施福珍)為例
6、簡上仁作品
(四)交通工具
以巧兒版第三冊「飛機」(施福珍)為例
(五)舊地名
以巧兒版第四冊「碌硞馬」(施福珍)為例
(六)社群生活
1、以巧兒版第六冊「蚼蟻」(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十冊「三个和尚」(施福珍)為例
14
(七)社會規範
1、以巧兒版第六冊「青紅燈」(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十冊「月娘光微微」(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十一冊「老師請原諒」(施福珍)為例 4、以巧兒版第十二冊「天橋」(施福珍)為例 (八)族群文化
以巧兒版第八冊「講話若唱歌」(施福珍)為例 (九)我的家庭
1、以巧兒版第九冊「好哥哥」(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十冊「嬰仔搖」(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十冊「愛食啥物貨」(施福珍)為例 4、以巧兒版第十冊「好囡兒」(施福珍)為例
15
本土語言與健康體育領域(資料來源:廖瑞昌) top
以閩南語歌謠融入課程領域:
(十)我們的身體:
1、以巧兒版第五冊「阿才」(施福珍)為例:
2、簡上仁作品--阿財
3、康軒補充教材
(十一) 正確的飲食:
1、以巧兒版第一冊「一日食三頓」(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三冊「小胖哥」(施福珍)為例
3、以巧兒版第三冊「牛奶糖」(施福珍)為例
(十二) 運動
以巧兒版第十二冊「學泅水」(施福珍)為例
(十三) 團康活動
1、以巧兒版第十二冊「食魚」(施福珍)為例
2、以巧兒版第四冊「閹咯雞」(施福珍)為例
3、簡上仁作品--掩咯雞
4、康軒教材--掩咯雞
5、簡上仁作品--一放雞
6、簡上仁作品--點水缸
7、簡上仁作品--挨啊挨吁吁
16
本土語言與藝術人文領域(資料來源:廖瑞昌) top
一、以閩南語歌謠為例:色彩教學
以巧兒版第八冊「白翎鷥」(施福珍)為例
二、節奏教學
(一)魏水明校長設計
1、2/4 註:▲自拍 ⊙互拍
∥ 一蕊 花○ | 二蕊 花○ | 三蕊 四蕊 | 五蕊 花○ ∥
∥ 哢咚 倉○ | 哢咚 倉○ | 哢咚 哢咚 | 哢咚 倉○ ∥
▲ ⊙ ▲ ⊙ ▲ ▲ ▲ ⊙
∥ 六蕊 花○ | 七蕊 花○ | 八蕊 九蕊 | 十蕊 花○ ∥
| 哢咚 倉○ | 哢咚 倉○ | 哢咚 哢咚 | 哢咚 倉○ ∥
▲ ⊙ ▲ ⊙ ▲ ▲ ▲ ⊙
∥恬恬 聽 |恬恬 聽 | 我來 打鼓 | 予恁 聽 ∥
| 咚咚 咚 |咚咚 咚 | 咚咚 咚咚 | 咚咚 咚 ∥
∥恬恬 聽 |恬恬 聽 | 我來 歕吹 | 予恁 聽 |
| 答答 滴 |答答 滴 | 答答 滴滴 | 答答 滴 ∥
*附註:「語詞替換教學」
一朵花 兩朵花 三朵四朵 五朵花 (國語)
一隻狗 兩隻狗 三隻四隻 五隻狗 (國語、閩南語、客語) 一粒球 兩粒球 三粒四粒 五粒球 (閩南語) (或卵) 一顆球 兩顆球 三顆四顆 五顆球 (國語) (或蛋)
17
(二)閩南語的 rap』 (摘自新竹市國民小學教材第 7 冊、第 8 冊) 前奏與過門:(註:○可記做『以』)
∥ 咚咚咚 咚咚 ○咚 咚 | 咚咚咚 咚咚 ○訶 耶 ∥ ∥ 咚咚咚 咚咚 咚咚咚 咚 | 咚咚咚 咚咚 咚 咚 ∥
(新竹市 7-1) 你的台語 講了 足 好
你的歌嘛 唱了 足 好
你逐項 表現 攏真 好
莫怪 逐家 攏呵 咾
(新竹市 7-2) 因為 時間 真--短
物件 我煞 袂記得 買
歹勢 歹勢 真歹 勢
失禮 失禮 真失 禮
(新竹市 7-3) 這些 物件 這呢 重
好佳哉 有你 鬥相 共
若無 毋知 欲搬叨一 項
好佳哉 有你 鬥相 共
(新竹市 8-1) 真多謝 實在 真多 謝
多謝 阿媽 煎卵予我 吃
多謝 阿媽 共我 疼
我感覺 家己 足好 命
(新竹市 8-2) 喂喂 喂 喂喂 喂
請問 阿國 敢有佇 咧
阮遮 無○ 這個 人
阿國 愛去 別位 揣
三、說唱藝術
(一)閩南語答喙鼓
(二)演詩(以「阿爸的便當」為例)
阿爸的便當 詩/向陽 /趙天福演詩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