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評價指標

 學校衛生政策


      1 優勢(S)

       1-1  學校願景結合健促議題

       1-2  校務會議通過,並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

       1-3 學校定期辦理體適能檢測,並確實登錄學生健康體適能護照,資料保存完備,且學生健康檢查之             相關資料皆已電腦化

       1-4  週會安排衛生、安全、傳染病等相關宣導與活動


      2 劣勢(W)

        2-1  因編制因素,人力不足,部分導師仍要兼辦行政工作,業務負擔量大

        2-2  教師須兼顧課程進度,部分議題較難融入

        2-3  教師行動研究能力和意願待持續鼓勵


         3 機會(O)

       3-1 與認同或熱心健康促進計畫之同仁、家長發展夥伴關係

       3-2 與認同或熱心健康促進計畫 之健康促進活動盡量配合原先學校擬訂之課程和行事曆,以不影響學校               正常作息為原則

       3-3 家長會組織健全,全力支持學校營造健康校園環境,並願配合學校獎勵卡制度給予相關經費支援

       3-4 規劃健康促進計畫取得家長認同,並提供各項資源

 

       4  威脅(T)

         4-1 教師面對學生與家長,礙於課程與進度及課業上的壓力,對議題融入課程的部分顯得力不從心

         4-2 家庭教育配合不易



       5   行動策略(A)

         5-1  結合學校願景,落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

         5-2  加強在職進修,強化教師健康促進議題知能及行動研究能力

         5-3  加強教育宣導,爭取家長支持配合

         5-4  結合學校體育特色與行事曆,發展多元活動

         5-5  爭取社會資源挹注,擴大辦理層面     


 學校物質環境

      1 優勢(S)

        1-1  於校園各明顯處張貼宣傳海報、標語、標誌 

   1-2  校園規劃完善,無死角和不安全區域

   1-3  本校全區實施無菸環境

   1-4  健康中心訂閱相關期刊並供親師生閱讀

   1-5  緊急應變及防災計畫完善

   1-6  廁所、飲用水及照明設備符合規定

 2 劣勢(W) 

   2-1 因編制因素,人力不足,部分導師仍要兼辦行政工作,業務負擔量大

   2-2 教師須兼顧課程進度,部分議題較難融入

   2-3 教師行動研究能力和意願待持續鼓勵 


機會(O)

        3-1 與認同或熱心健康促進計畫之同仁、家長發展夥伴關係

        3-2 設計之健康促進活動盡量配合原先學校擬訂之課程和行事曆,以不影響學校正常作息為原則

        3-3 家長會組織健全,全力支持學校營造健康校園環境,並願配合學校獎勵卡制度給予相關經費支援

        3-4 規劃健康促進計畫取得家長認同,並提供各項資源

    

   4  威脅(T) 

        4-1  校區臨近工業區及煉油廠儲存槽,大車出入頻繁,辦理校外體育活動,危險性高

        4-2  雨天校園運動空間較為不足

        4-3  社區除了學校外,並無其他運動場地、公園綠地等,可供學童課後運動


     5  行動策略(A)   

        1. 結合轄區員警及愛心商店,加強校園及社區安全宣導,管理和維護

        2. 強化緊急應變小組功能及防災演練

        3. 普設校園安全監視設備與保全系統,防範校園安全死角

        4. 廣邀家長及志工參與學校辦理校內外健康促進活動

        5. 爭取家長會及社會資源協助紓解經費不足窘境

三  學校社會環境 

  1-1 教師能細心教導學童,且師生關係良好

  1-2 護理師專業知能足夠,持續進修,且服務好。

  1-3 持續推動友善校園,促使學生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1-4 教職員人數少,溝通容易,有問題能即時反映

  1-5 學生上下學有導護老師協助維護學生安全

  1-6 學生單純﹑活潑喜愛運動  

 2-1 專業輔導人員不足

 2-2 家長社經地位低,忙於生計,無暇關懷學生健康

 2-3 學生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偏多,多數家長活動參與度不高

 2-4 多數家長仍重視學生課業表現高於學生健康體能

 2-5 家長醫療相關知識缺乏 

      3-1 辦理親子講座或利用班親會等活動,宣導年度健康促進計畫活動,加強宣導家長之健康知能與注重親職教       育,請家長共同參與並協助孩子建立健康行為

      3-2 利用本校校刊「沙崙報報」定期向家長宣導健康危害知識及現行法令

      3-3 藉由家長會的支援,協助辦理各項活動

     學校位處於偏遠、人口稀少地區, 就醫較不便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多,學生的健康照顧常被忽略 

 5-1 落實認輔制度,提供特殊個案需要的個別輔導

 5-2 加強教師增能研習,培養輔導、特教和心理健康專業能力

 5-3 辦理家長健康知能、親職教育,鼓勵社區民眾參加,爭取支持認同和協助 

教學與活動 

 1-1 定期召開健康與體育課程研討會,增進教師之健康知能

      1-2 辦理教師專業知能研習

      1-3 有關健康課程專業知能,教師會向專業人員尋求支援與協助或聯合教學

      1-4 利用學校班週會時間加強宣導健康促進之觀念及作法

      1-5 每學期校刊-「活力沙崙」加強宣導供親師生參閱

      1-6 舉辦相關競賽增進學生健康知識的了解

      1-7 校內例行性體育活動,如:越野賽跑、體育表演會,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

      1-8 事先規畫之相關活動與需求,教師能配合執行


 2-1 低年級學生對菸害、檳榔、傳染病等議題危害認知不足,相關常識仍有待加強

 2-2 相關教學設施、教材與場所仍有不足之處 

 3-1 學校具健康與體育領域專業教師

 3-2 將健康促進學習活動與訓導活動相結合,並安排於學校行事 

  4-1 學校缺乏雨天運動設施及空間,部分融合課程未能完備

 4-2 電子設備快速發展,學童視力、體位等健康層面造成不良影響 

 5-1 設計室內運動課程

 5-2 整合學生健康問題和生活需求,設計學校本位課程

 5-3 爭取專家學者、輔導團協助,提昇健康教育品質

 5-4 辦理增能導向教師在職進修,提昇健體教學知能

 5-5 加強教學視導,落實健體教 學的正常化和品質

 5-6 重新檢視社區需求,設計在地化社區健體課程

  社區關係 

 1-1  學校與社區關係良好,與村長保持聯繫

 1-2 社區志工隊能與本校志工互相支援,協助學校推動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1-3 學校辦理校外之體育活動,社區巡守隊等單位能協助學校相關安全維護

 1-4 家長普遍能配合師長的要求,進而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狀況

 2-1 擁有健康相關知識、技術與經驗之社區民眾及家長少

 2-2 校內學生為懷幼院院童人數日益增加,對於健康管理較不易

 2-3 社區民眾多為工人,普遍社經地位不高

 2-4 社區醫療資源較不足,且距離學校約有8公里之路程 

      3-1   藉由家長會協助辦理各項活動

      3-2   結合社區資源,充實學校人力、物力不足

      3-3  家長認同健康促進,並適時提供各項資源

      3-4  利用親師座談或新生座談會宣導年度健康促進計畫活動,請家長共同參與並協助孩子建立健康行為

      3-5  健康中心推出一系列活動,由熱心教師督促家長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3-6  結合社區資源,充實學校人力、物力不足


   4  威脅(T)

 4-1  懷幼院之健康管理方式較不能與學校配合,每一位孩子無法受到足夠的關愛與照顧

 4-2  單親家庭的個數日漸增多

 4-3 社區雜貨店中的菸品與檳榔容易取得,且缺乏不得售予未成年青少年之觀念 


5 行動策略(A)

      5-1 辦理志工培訓研習課程,提升志工服務知能

      5-2 加強懷幼院學生 、弱勢學童衛生觀念與建立健康行為,給孩子關懷與協助

      5-3 結合親職教育日辦理相關健康促進趣味活動

      5-4 定期發行「我愛沙崙」校刊,行銷及宣導學校辦理健康促進成果

      5-5 鼓勵家長、教職員參與「健康自主管理」,連結 點、線、面邁向 健康促進社區

六 健康服務

 1-1 學校具專業護理師,能提供良好照護及專業諮詢

 1-2 學校定期辦理體適能檢測,並確實登錄學生健康體適能護照,資料保存完備,且學生健康檢查之相關資料皆已電腦化

 1-3 殊疾病學生資料建立詳實

 1-4 國小一、四年級的定期健康檢查,可掌握學生健康狀態

 1-5 每年定期執行教職員工、志工健康檢查 

 2-1 學校除校護外,其他人員均未有相關的健康照護專業

 2-2 志工媽媽雖能協助學校基礎醫護管理,但專業知識不足

 3-1 健康中心成立健康諮詢專線

 3-2 健康中心能結合社區發展協會開設相關健康促進班別

 3-3 健康中心能提供健康教學資源 

 4-1 家長及社區民眾因工作環境之故,吸菸及嚼食檳榔人口眾多

 4-2 學生多為弱勢、高風險之家庭,較難影響長期在家庭養成的不良健康與衛生習慣

 5-1  辦理全校教職員、學生CPR研習,培育事故傷害防制技能

 5-2 結合社區、外界資源,辦理社區健康促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