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
陳耀宗 博士 /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梁振儒 特聘教授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2020年國內列管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中,受碳氫化合物污染之場址數量高達86.4%,其中以含氯脂肪族碳氫化合物占56.4 %。透過詳實污染之調查建立場址概念模型 (Conceptual Site Model, CSM)可有助於定位污染物洩漏位置,作為整治技術可行性評估之依據。地表下氣相及水相污染物採樣技術,可分為主動式採樣(Active sampling, AS)與被動式採樣(Passive sampling, PS),其中被動式採樣具備操作方法簡易且不干擾污染物狀況等優點,可更真實反應地表下之污染分布狀況。
講師:
吳燕銘 經理 / 佳美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永彬 副理 / 佳美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鄭建順 講師 / 典瑞企業有限公司
國內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之問題逐漸受到國人重視,行政院環保署於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土污法)中,特訂定第8條與第9條規定,建立儘早發現用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之管控機制,達到預防污 染擴散勝於整治污染之目的。透過場址調查可有助於定位污染物洩漏位置,並掌握污染物可能之暴露 途徑與現地場址污染物之分佈情況,達到早期預防並掌握污染潛勢以及確立污染範圍劃定管制區,並可作為整治技術可行性評估之依據。
講師:郭治平 教授 / 明新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
地下水層之分佈與流動行為,是影響溶質傳輸的關鍵。傳統地下水之檢層方式為採用量測食鹽水濃度(電阻率)變化,須利用泵浦將濃食鹽水灌入鑽井,對於極微小之流動行為可能造成相對大之干擾或無法順利測得。因此本儀器利用量測及微小之地下水溫度變化,可調查出可能之含水層或透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