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七的功能
報恩-- 以做七之奠弔,期望使亡者陰間能安然舒適、順利通過王官考核。
懷恩-- 以做七之動作,期望使亡者能回來一趟,相傳頭七亡魂都會回家一 趟,探視親人。
分割-- 表達陰陽之間的分割,一次次遠離。
定界-- 頭七日午前亡魂依家人昨夜邀請,返來享餐,只見滿桌皆為五味菜碗。故此後只依子孫燃香邀請時再返饗了,平時不再隨便返家。
教化-- 做七的功能,國人很重視,促使生者為善最樂之觀念,可淨化心靈之提振。
報恩-- 以做七之奠弔,期望使亡者陰間能安然舒適、順利通過王官考核。
懷恩-- 以做七之動作,期望使亡者能回來一趟,相傳頭七亡魂都會回家一 趟,探視親人。
分割-- 表達陰陽之間的分割,一次次遠離。
定界-- 頭七日午前亡魂依家人昨夜邀請,返來享餐,只見滿桌皆為五味菜碗。故此後只依子孫燃香邀請時再返饗了,平時不再隨便返家。
教化-- 做七的功能,國人很重視,促使生者為善最樂之觀念,可淨化心靈之提振。
*根據地藏王本願經所示認為做法事或功德即可超渡亡靈,使其免墮地獄受諸苦刑,一般人去世後七七四十九天上不能立刻轉生,稱為中陰身,
等待機緣成熟才能轉生,此期間為其作佛事效用甚大。如生前有諸多病痛,長期服藥不見起色去世後可為亡靈做藥懺功德助其消除業障,並可同時超薦祖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舉數得。
法事做七供品祭祀物品:
*供品 六菜一飯、蓮花金銀、銀紙祭拜亡者。三牲一副、六菜一飯、四果二份、文頭山(孝女)、筆架山(孝男)、米糕豆一碗。
*法事 頭七、三七、五七、滿七須聘請法師誦經。
二七、四七、六七於當日上午九點自行準備。
*紙錢 紅圓、發粿 各六個
庫錢白(孝男)、庫錢紅(孝女)
紙櫃(孝男、長孫)內放銀紙,上面放蓮花銀
紙箱(孝女)內放銀紙,上面放蓮花金
功德法會祭祀物品:
* 鮮花三對、十二碗菜、白飯一碗、一鍋白飯(8-10人份)、免洗碗筷十二份、紅蠟燭三對、生米半碗、錢幣若干、糖果餅乾若干、四果四份。
普渡祭祀物品 (拜好兄弟)
* 葷、素兩桌、乾糧、白米包、五色金、紅庫錢(寄交祖先)。
年節祭祀禮節事項
* 出殯前若遇節日如清明、中秋、重陽、除夕夜及祖先祭日不拜,出殯後遇節日時於前一天日備六菜一飯祭拜新亡,節日當天在祭拜祖先。
接棺:
以銀紙凹雙寶(若以佛教禮儀改以清香)另備白布或塑膠袋裝盛白米內放10銅板7枚。
做頭尾飯半碗,上舖四項菜、免洗筷一雙、小鐵釘少許、錢幣(視家屬人數多寡)、壽金二只(祈水洗臉用)、蓮花金銀(各六只)。
*沿海地區另備辭生飯菜三牲一副、四碗菜、一碗飯、紅圓 發粿(各一個)。入紙紮靈厝 紅圓 發粿(各三個)。杯米一個、盤子一個。
家祭用品:
孝男;豬肉五牲一副、孝女:豬肉五牲一副、族親及姻親 三牲。四果一副、米酒或礦泉水(2-4瓶)、蓮花金、銀紙(各六只)、免洗紙杯一束、碗公一個、紅白蠟燭各二枝。(如純佛教,六菜一飯、水果籃,代表不用牲禮)。
墓地用品:
拜土地公:三牲一副、米酒一瓶、壽金、二五金一份。
拜 亡 者:六菜一飯(葷:蛋、蝦、蛤、肉、韭菜、豆干) (素:花生龍眼帶殼)米酒或礦泉水一瓶、蓮花金、銀紙、免洗紙杯、筷子一雙、紅白蠟燭各二枝、錢幣(視家屬人數多寡)、五殼子、五分釘、孝杖(亡者男性持竹杖,
亡者女性持苦苓)。
火葬場用品:
四果一份、銀錢一份。
墓園金井用品:
蓮花金、銀各六支、貢末一至二斤。
返主安靈用品:
六菜一飯、紅圓 發粿各三粒。
壓棺位用品:
烘爐、茶壺、木炭、鉛桶一個(內放鉛線圈一只)、筷子一把、碗一把、米一包、10元銅板七個、紅圓 發粿各一粒、大香一支。
答謝牲禮份:
小香一束、平安金一份、浴巾一條、糖果餅乾一小包。
平安盒:
壽金一只、小香一束、淨符一張。
謝土完墳用品:
拜土地公:三牲一副、紅圓 發粿各六個、四果一份、鮮花一對、紅蠟燭枝二枝、壽金、二五金。
拜亡者:六菜一飯(葷:蛋、蝦、蛤、肉、韭菜、豆干)(素:花生龍眼帶殼)米酒或礦泉水一瓶、蓮花金、蓮花銀、銀紙、免洗紙杯、免洗筷子、白蠟燭二枝、五穀種、五分鐵釘、錢幣(視家屬人數多寡)。
謝 分 金:
壽金二只。
做百日用品:
油、鹽、米、柴、青菜、紅圓、發粿、庫錢、紙箱、紙櫃。
做對年用品:
六菜一飯、紅圓 發粿各六粒、庫錢(紅)、紙箱紙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