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影片
活動相片 (按此瀏覽更多相片)
程介明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名譽總監
(按圖進入閱覽嘉賓簡介)
主持
戴希立校長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
分享嘉賓
8:30 - 9:00
登記入座
(會場附設計劃學校的成果展覽 )
9:00 - 9:30
開幕典禮
歡迎辭
陳廷驊基金會及周大福慈善基金代表致辭
「優質學校改進計劃」計劃總監湯才偉博士滙報計劃成果
9:30 - 10:10
主題演講 ── 香港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名譽總監程介明教授
10:15 - 10:55
論壇 ── 全人教育新路向
嘉賓講者:
樂施會教育經理蘇培健先生
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創辦人黃梓謙先生
誇啦啦藝術集匯行政總監邱歡智女士
主持: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戴希立校長
11:05 - 11:45
學校推動全人教育的實踐成果分享 (環節一,共六個平行環節)
分享學校及題目(排名不分先後)
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
「童藝丶童樂丶童創」:以學生為本、平行拔尖與普及的課程
學校在QSHK計劃下,在推動藝術發展及跨學習領域的課程上都作出新的嘗試。
分享學校如何有機結合學習、服務、藝術,同時在拔尖與普及層面推動全人教育。
救世軍林拔中紀念學校
一個「林拔中人」的誕生:從全人教育的理念到實踐
學校發展「服務學習三層架構」,培育學生勇氣、隊工及互助精神。本環節將分享規劃服務學習課程的理念與實踐經驗。
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
儲備教師專業能量、帶動學生多元學習
教師團隊與QSHK合作發展結合學科學習、服務及體藝的專題研習,在實踐新的教學意念期間,透過計劃、實踐及檢討,經歷成長反思。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跨科活動 ── 為英語學(練)習創建空間
為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以圖畫、雕塑、視覺營銷設計、文學作品、音樂劇、自拍短片等搭建平台,透過專題研習的形式,誘導學生自動自覺學得更深更高。
元朗商會中學
從「活動」到增強學習元素的「全方位學習」
從檢視校本全方位學習日為例,展示如何使恆常活動化為植入課程的全方位學習經歷。此優化進程除注入更豐富的學習元素,同時帶出學校規劃全人發展的思路。
順利天主教中學
服務 × 跨學科學習的課程理念與實踐
學校的「服務學習課程」有機結合服務與不同學科,除推動跨學科學習、提升學習效能,亦藉此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1:50 - 12:30
學校推動全人教育的實踐成果分享 (環節二,共六個平行環節)
分享學校及題目(排名不分先後)
天神嘉諾撒學校
從「服務」到「社會參與」
學校安排「社會服務」,由過往的純「服務」,發展成多度向的「社會參與」。當中的轉變歷程如何?學校領導在轉變過程中又有何體會與挑戰?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藝意足跡遍校園 ── 以多元藝術教育營造校園藝術氛圍
學校藉着QSHK計劃,一方面把「優化多元的『藝術』教育」成為學校的關注事項;另一方面,亦強化教師的專業能量、理順校本藝術課程的多項工作,讓「藝意足跡遍校園」。
五旬節靳茂生小學
發展全人教育路上的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與計劃共同籌劃與實踐多個全校性及級本項目,過程中的專業討論,帶動教師團隊跳出過往對學生學習模式的舊有思維,重新理解「全人教育」,並反思如何落實在學校課程中。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
透過關愛社區培育學生自主、自信
學校藉專題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探討社區發展議題,過程中除培養學生關愛社區、服務他人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建立自信。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以學科學習推動全人發展:從歷史科學習延伸到藝術發展的經歷說起
在課時緊迫下,全人發展與提升學業成績有時難同時兼顧。本環節將展示學校先在初中歷史科融入不同藝術元素,進而在科內縱向擴散及在學校不同學科作橫向擴散,逐步發展出學校的全人教育特色。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服務型學生領袖的培育
新高中課程的「其他學習經歷」必須涵蓋社會服務的元素,學校如何在有限時間和人力資源下,有效推動服務學習及提升相關活動的效能?
實踐經驗分享
(按圖進入閱覽嘉賓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