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簡介

中研院文哲所古典文學研究室三年 (2021-2023) 重點研究計畫——「書頁邊緣:中國書籍史與文本政治」,試圖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開展。這個計畫採取某種「邊緣」眼光,從中國書籍的副文本 (paratext) 著手,一方面吸收前人及當代傳統的文獻學研究,進而朝向文化研究,特別是文本政治的領域而邁進。本計畫擬定的未來三年的子題如下:第一年 (2021),「抵巇:中國書籍史上的副文本」;第二年 (2022),「惡之華:文本縫罅及其幽闇背面」;第三年 (2023),「說真話:文本、真理與權力」,期望兼顧學術眼光與務實具體,循序漸進,為中文學術的發展奉獻綿薄之力。整體計畫構想除了從中國書籍史的副文本出發,尤其關注文學與惡、隱微寫作、話語與規訓、私人寫作等問題,試圖開展一條文本與話語政治的進路,強化中文學術的人文關懷與批判性思考。


本計畫第一年以「抵巇:中國書籍史上的副文本」作為子題。「抵巇」典出戰國縱橫之書,也是中國最早的修辭學《鬼谷子》。《鬼谷子》〈抵巇篇〉 發展出某種獨特的縫隙詮釋學:「巇者,罅也。罅者, 也。 者,成大隙也。」在後代思想史中,「縫罅」的觀念實際上始終存在,但並未獲得足夠的重視。例如禪宗語錄,《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所載雪竇公案說:「雪竇善能於無縫罅處,出眼目頌出教人見。」 又如朱熹 (1130―1200)《朱子語類》再三說道:「讀書,須是看著他那縫罅處,方尋得道理透徹。若不見得縫罅,無由入得。看見縫罅時,脈絡自開。」 古典文論,尤其是評點,非常重視「夾縫」、「縫罅」的閱讀。評點大師金聖歎 (1608─1661)〈小題才子書序〉說道:「柱下有云:有以為利,無以為用;惟書亦然,不在句字,而在其縫。凌晨盥手,發籤陳几,琅琅千誦,是何鬼神,冥中感我,踽踽而動。」 總之,從「抵巇」、「夾縫」、「罅漏」、「破綻」這些說法中隱藏著一種關於副文本 (paratext) 的詮釋學,這個方法可以溯源古代的存有論、詮釋傳統、修辭技藝,更涉及廣泛的語用領域,有助於發展某種閱讀邊緣,穿透文本,挑戰傳統的詮釋策略。


中國書籍史相關文獻浩瀚,為了有效凝聚討論主題,第二年擬聚焦於一個文學主題:惡,同時為了有效鎖定文本與文化,擬將討論焦點進一步集中在文本的政治與暴力:文字獄,及在這種壓力下文人的因應與反抗:隱微寫作。本計畫第二年期望扣緊「惡」、「文字獄」、「隱微寫作」三個層面,從發掘新的文學主題出發,進而延伸到文化與理論的反思。舉例而言:寫本時代從《春秋》的褒貶、《史記》作為謗書到各種文字禁忌,言論與文字的迫害已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課題。近世文字獄變本加厲,可以追溯初唐武則天的「羅織」, 北宋的元祐黨禁、南宋的慶元黨禁、江湖詩禍。由於雕版印刷廣泛的社會影響,禁燬圖書旋即成為統治者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涉及版權及商業利益。明代體現在廠衛政治(東廠、錦衣衛),特徵是告密、監視,伴隨著 朝廷黨爭如野火燎原,牽連甚廣。清代乾嘉之世公認是文字獄登峰造極之時,《清代文字獄檔》牽涉許多印刷史、書籍史的許多問題。清末民初發展為報刊、文學審查等言論自由的問題,迄今仍是值得關注的時代課題。


在前面兩年的基礎下,為了更深入字裡行間的意識形態及權力意識,展開文化的批判與反思,第三年擬聚焦於一個傅柯 (Michel Foucault) 式的主題:「說真話:文本、真理與權力」。這個規畫從文本與規訓社會 (disciplinary society) 的關係出發,進而觀察書籍文化中的文化形式與文學類型,剖析使用的話語 (discourse),以深化書籍史與物質文化、文化研究的聯結,發展一種更具批判性的學術視野。這個觀點有助於發現中國書 籍史新的面向,發掘許多長久被忽視的文本,並且在字裡行間發展微觀權力學的解釋面向。宋元讀書法在書籍史與文學評點留下清楚的影響痕跡,透過科舉產生無遠弗屆的影響,產生程課、功過格、日記、醫案等簿記表格,內化為某種自我的技藝 (techniques of self)。科舉考試成為宋元明清不斷被模仿的競賽模式,產生兩種重要的文化活動:徵文、花榜(及菊榜),這兩種活動都模仿科舉形式,聘請考官,錄取若干名,考官作出評點或品評,形成觀看與權力的複雜關係。晚明發展了日記、小品文、自傳、自畫像、年譜、回憶錄等私人寫作,疾病、懺悔、情感、紀夢等新主題尤為醒目。晚明日記或稱「日紀」、「日曆」、 「日譜」、「日錄」,採取自我坦白、自我揭露的態度,這種「說真話」的文本建立一種新的「真實」,新的主體。這些現象必須從近代文化與社會中理學的發展、公共與私人領域(隱私)的重組、印刷媒介(書籍與報紙)與社會世俗化等因素,予以深入審視、分析。


總言之,本計畫期望能延續中文學術的悠久傳統,第一年從基礎的文獻研究出發,再循序漸進發展為更寬廣、深刻的人文反思,亦即從副文本到文學制度、文化研究,試圖更有效的結合理論與實踐,推動學術的發展。傳統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相當關注書籍的物質形式,但偏重考據與描述,本計畫則重心轉向書籍的製作、流通、閱讀等文化意義,涉及稿源、編輯、資金、刊刻、發行、傳播、閱讀等書籍的交流迴路 (communication circuit of books),重視文本創造、流動的軌迹,及社會與文化複雜的物質因素,期望有助於剖析形塑文本、文論的生成過程,揭示隱藏在現成品背後的權力痕迹,發展更具批判性的詮釋視野,最終更新我們對於文學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