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計畫:書籍史研究群   2020/01/01-12/31 

研究群簡介

書籍史研究自上世紀後期從法國史學界開始發展以來,影響廣泛。相對於傳統思想史、文學史、古典學研究以作者及經典內容為關注重點,書籍史將視角轉至書籍的生成、製作、流通與傳播。在費夫賀 (Lucien Febvre, 1878-1956) 為《書籍的出現》(L’apparition du livre, 1958)一書所撰的寫作計畫大綱中,他以「書籍商品」(le livre, cette merchandise)和「書籍酵素」(le livre, ce forment) 的概念架構書中的兩大部分:「書籍商品」考察書籍生產的技術層面和經濟活動;「書籍酵素」則特別注重探查書籍作為「思想的輔助器」(auxiliaire de la pensée)、「思想的工具」(outil de pensée),其文化作用與影響。其中後者對於閱讀史、心態史、文學文化生產、公共論域、文化資本等議題的研究影響尤深,發展至今結合副文本、圖像分析、符號學、書籍形態學 (morphologie)、書目學、文學批評理論,在歐美學界已累積相當研究成果。


中國自西漢劉歆《七略》以來,版本目錄學傳統持續發展,至晚清民初有葉德輝 (1864-1927)《書林清話》、《書林餘話》,孫毓修 (1871-1922)《中國雕版源流考》,島田翰 (1879-1915)《古文舊書考》等古籍版本知識專著。上世紀八〇年代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一書堪稱中國古籍研究奠基之作。過去二十年來美國漢學界則在前述基礎之上,結合法國書籍文化史的研究視野,開始考察分析中國(特別是自宋代以降)古籍的社會和文化面向:包括書籍作為商品、訊息媒介、實用指南、娛樂性文本、藝術品,在思想形塑、知識傳播、社會生活、文學表述、政治論域等方面如何發生作用。如同法國書籍史研究由史學界開始,繼而與文學領域結合,美國漢學界這點走向大致相同,目前著力較多的領域包括宋至清代書籍的刊刻、出版與流通,書籍出版與地域認同或跨地域集體意識之形成,明清時期知識型態的重組變化,傳媒形式如何改變社會政治與帝國運作的權力結構;文學研究者則著重探究通俗文學的閱讀群體,小說戲曲精刻本所展現的美學意涵,以及當中正文、副文本、評點、圖像對話相生同時互塑的意涵。


然而,特就文學研究而言,透過書籍文化視野所能打開的領域,並不僅只於上述,可進一步深探之處仍多。古典文學研究室2021-2023年重點計畫,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便以「文本政治」為核心,規劃三子題:「抵巇:中國書籍史上的副文本」(2021),「惡之華:文本縫罅及其幽闇背面」(2022),「說真話:文本、真理與權力」(2023),聚焦言說、編寫、閱讀活動中,文本內容及其背後種種個人和社會文化之「風」、「勢」、「力」的交互作用,剖析書籍形式、文學類型和話語之間的關係,從「書頁邊緣」的位置觀察作品、作者、文體、語境乃至文學本質如何經歷形塑、重構,不斷變化。


此一計畫具有強烈跨學科性質,期望能集結臺灣相關領域學者共同合作,就各自專業相互學習彼此激盪,在現有書籍史研究成果上,加以拓深,發展更具批判性的學術視野。但由於目前臺灣的中國文學領域對於書籍史研究的內涵把握,仍在初步階段,不同學科有感於書籍文化意趣之學者,交流亦有限;為使計畫正式起步之後,便能有效開展,有必要以研究群的形式預做準備,透過讀書會、演講、分享研究課題,一方面把握現有書籍史研究的現況,同時促進成員間的認識、交流,凝聚問題意識,為後續計畫之進行鋪墊

活動記錄

演講

2020-10-28
李仁淵
 
《幼學故事瓊林》與晚明到民初的商業出版策略 


演講

2020-09-09
林麗江
 
海內奇觀:晚明山水版畫的構成 


演講

2020-07-28
楊玉成
 
雕版印刷的傳播迴路 


讀書會

2020-07-13
劉瓊云
 
The Order of Books
Forms and Meanings
ROGER CHARTIER 兩書導讀  


演講

2020-01-06
熊海英
 
成為詩人,成為女詩人——以鄭允端《肅雝集》的寫作、編刊與批評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