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委員會具備了基本的風險應對能力,公司隨著運營每個月數據庫,也進一步觀察以下幾個層面來強化其穩定性:
1.風險預測與極端情境
壓力測試:會員人數快速增長或減少時的影響?當會員人數大幅變動時,可能會影響互助金支出的穩定性。例如模擬不同極端情境,如會員驟減20%、互助金支出突然增加30%等,測試安定基金是否足夠支應。
歷史數據分析:疫情或特殊事件影響?如果經濟環境惡化,會不會影響會員繳交互助費的意願,進而影響基金穩定性?檢視過去互助金支出趨勢,確保安定基金提撥比例足夠。
2.提撥比例的動態調整
目前基金是以設每4個月做風險評估,測試安定基金未來半年預估零收入互助費可以100%支出互助金「安全臨界點」還有以下變數:不同會員增長速度、不同的賠付風險時期,是否應該彈性調整?
彈性提撥機制:風險評估會議觀察互助金給付狀況,可以提高提撥比例(目前已主動提撥50%,以確保基金累積得更快)。
風險分類計算:迎接3年面對部分會員提出轉讓機制,提前注意繳費是否明顯變化,以確保高風險群體不會影響基金穩定性。
3.安定基金的使用與投資策略
公司提前布置安定基金穩定性,長期累積資金放著不動,會因通膨而減少價值。
低風險投資:部分安定基金放入穩健型金融工具(如貨幣市場基金、短期國債等),使公司能確保穩定運作。
短期安定基金:監委會社訂定6個月預付互助金資金不可動用,以確保互助金能穩定給付運作。
4.會員退出機制
會員因故無法續繳互助費,可能影響會員人數和安定基金成長。目前設定滿3年以上轉讓機制,就是要維持會員數避免影響安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