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Q&A&其他
有一個緊迫而重複的節奏貫穿《十殿》全劇,劇本裡稱為「十殿節奏」有時在音樂中,有時是敲門聲,有時是木魚。這個節奏是從《奈何橋》的〈回音〉擴張出來的,編導組跟音樂設計柯鈞元對於它到底聽起來該長什麼樣子想了很久,最後是選擇了「hell」(地獄)的摩斯密碼為原型去做變化(就是其實聽起來已經不太是hell的摩斯密碼了哈哈哈)。
起初會把《西遊記》寫入《十殿》僅僅是因為很喜歡第九十八回三藏屍體從河上漂流下來的畫面,河上只有三藏而無八戒、悟空、悟淨的屍體,並在《十殿》早期的版本透過管理員之口說出了這個段落,果然當場被質疑沒頭沒腦地引用毫無脈絡可言,我因為不想割捨掉所以不斷地努力擴充這四個角色存在於劇中的理由。其中一個我喜歡拿來辯解的解釋之一是說,八戒、悟空、悟淨代表人性的貪瞋癡,同時也就是三藏的人性面,所以在渡河時,明明是四人去取經,只有三藏的肉身被消滅了——因為四人實為一人。因此我最後在〈團圓〉中,也直接透過三藏之口承認,他是「每一個人」。同時與此「相反」的,我又希望這些「每一個人」是有名字有個性的,因此選擇用《西遊記》的四個角色來稱呼他們(而且不喜歡連名帶姓叫他們全名,喜歡叫名字就好,感覺比較親切)。在〈團圓〉裡,三藏智慧上又比安然似乎更高了一階(社會階級上比較接近一般人),對於疑惑的安然提供了解答。這裡的三藏,同時也是安然的腦內辯證。
我是在《行過洛津》與導演陳煜典合作之後才開始對劇場跟魔術可能可以建立的關係有些想像,因為煜典有一系列相關作品——雖然我因為各種原因一直無緣親眼得見,但確實是放在心上的。
兩廳院Gap Year藝術家、青年魔術師林陸傑今年八月在松菸演出的《生日派對》大概是我第一個在劇場看到的將兩者結合的作品,後來也跟陸傑要了魔術書籍的書單,不過與其說是想在《十殿》中加入魔術,不如說是想在未來的作品中加入魔術,因為當時《十殿》的初稿在七月已經完成大部分,感覺不太到有魔術的空間。
不過,在2020/9/19演員工作坊讀劇後,我對《十殿:輪迴道》的初稿非常不滿意,隔天設計會議後,一邊跟同事抱怨,一邊玩著看完《生日派對》後我在隔壁《返校》展覽買的撲克牌,這時才突然靈光乍現,加入建志喜歡魔術的設定,〈無神〉的末段也才變成現在的樣子,接著又連動影響了10/17全新的〈鬼話〉(駿洋的說話對象改為建志以後,當然也會跟魔術扯上關係)。私下詢問陸傑以後也對劇中的魔術橋段比較有信心,最近並正式邀請了陸傑擔任《十殿》的魔術顧問,在讀劇的版本目前先不實際執行——好玩的等正式演出再秀給大家看囉。
雖然我一直主觀認為,「魔術」是九月下旬才進入了《十殿》,但我後來回想起來,其實安然一樣也是一位魔術師,只是不以刻板印象中魔術師的形象出現罷了。
安然「催眠」的技術我是從《詐騙心理學:破解邪教團體、詐騙犯慣用的心理技巧》中學習的,因為一開始把佑佑都定為成騙子、安然定位為邪教團體,所以對於詐騙手法有點興趣,但有趣的地方就在於《詐騙心理學:破解邪教團體、詐騙犯慣用的心理技巧》的日本原作者Birdie,就是一位魔術師,書裡也是以魔術師角度來評論與解釋心理誘導。除此之外,我很喜歡的日劇《圈套》女主角山田奈緒子是一位經常破解邪教詐欺案件的天才,同時也是彆腳魔術師,或許在處理邪教議題時,魔術已經隱隱存在我的潛意識中了。我這一代人對催眠的印象可能是90年代風靡台灣的「馬汀催眠秀」,還有大流行的美國精神科醫師魏斯充滿的著作《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所以催眠對我而言,更偏向(偽?)科學或魔術,這也影響了後來我書寫安然的方向:她就比較不像搞詐欺的神棍,而是會催眠而且動機良善的特殊能力者了。
在寫《輪迴道》時,我有一段時間一直覺得有《奈何橋》有兩個問題很重要非常需要被解決,一個是旭恆的綁架事件,另一個是在天橋上丟石頭造成的車禍。前者「因」不明,後者「果」不明,或許是我特別在意這兩個問題的原因。
不過後來我發現,如果只是提出原因跟說明結果,五個小時的劇情似乎停留在同一個平面上——即使原因非常驚人或結果非常恐怖。這也是〈團圓〉一改再改的理由之一。
演員們比我聰明多了,在開排初期的自由排練中,很早就有演員以「機會」與「命運」的概念組織演出了《奈何橋》的結尾〈遊〉,也影響了我後來在〈團圓〉中寫下安然的問題:「那顆石頭,是命定還是巧合?」以及安然與三藏對因果論存在的必要性的討論。
1)宗翰是唯一一個由我真的認識的人改寫而來,其他角色都是虛構。
2)有人赤裸打坐死在大樓裡可能是真的(聽姑姑說的),我聽到的當下就決定它必須是《十殿》某一段故事的開場。
3)九二一在大樓外站到天亮是真的。但是是在台中。
4)八八風災我家房子真的滲水。
5)我真的非常在意北港大橋千里眼順風耳倒下。
6)劇本修改的過程中有三人在浴缸裡死過:文成、忠明、阿棠。
7)忠明的死法也寫過很多種,最後電死有點猶豫,因為跟阿彰重複了。不過一定要用吹風機殺死他的話,死法實在有限。
8)最近重看了當年八八風災的新聞以後,我相信那真的會讓人放棄在那時殺人。
9)我沒溜過冰也沒打過保齡球。
10)檢查角色年紀之後發現建志初登場時應該只有八歲,只好刪除。
11)2019年Open Studio《十殿》初登場的15分鐘片段呈現大部分留在《輪迴道》的〈鈴〉。
12) 《十殿》讀劇時觀眾看到的是「五大奇案組合版」,因為是重組版所以劇情有小小刪減和修改:
《奈何橋》樓起+《輪迴道》樓崩
《奈何橋》火床+《輪迴道》鈴
《奈何橋》針雨+《輪迴道》無神
《奈何橋》回音+《輪迴道》鬼話
《奈何橋》孽鏡+《輪迴道》團圓
正式演出的順序是:
《奈何橋》:觀、樓起、孽鏡、火床、回音、針雨、遊
《輪迴道》:渡、樓崩、鈴、無神、鬼話、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