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美国合众银行、加密货币托管、数字资产、NYDIG、机构投资、比特币、合规托管、风险管理、加密市场
传统金融正在用实际行动回应市场对“数字资产托管”的迫切需求。美国第五大银行——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正式宣布,携手NYDIG推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加密货币托管业务,首批支持比特币、莱特币与比特币现金,未来还将扩充以太坊等主流币种。这一合作为“合规托管”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
美国合众银行成立于1863年内战时期,如今管理的托管资产规模高达8.6万亿美元,在美国零售银行排行榜位列第五。作为传统金融的代表机构,该行此次选择NYDIG作为技术伙伴,两家强强联合,将托管服务率先开放给位于美国及开曼群岛的基金经理与大型资管公司,暂时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
在采访中,银行财富管理与投资服务部门副主席Gunjan Kedia阐述了战略思路:
“投资者对加密资产的兴趣近三年呈指数级增长,但监管环境复杂多变,机构更需要具备风控、透明度与合规标准的高质量产品。我们很高兴通过NYDIG把专业托管方案带入市场。”
她进一步透露,“加密托管”已被纳入几乎所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年度计划。这意味着:即使市场外部行情起伏剧烈,机构层面的需求依旧稳健。
2025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在新修订的公开信中,再度确认国家银行及联邦储蓄协会有权为客户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这一认定直接消除了业务落地的最后一道合规门槛。
紧接其后,美国合众银行便开展了一项针对高净值基金投资人的调研:
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主流加密资产将集中到少数头部币种”;
约六成受访基金已把“加密资产配置”列为2025年投资策略重点;
九成以上的人表示“首选银行级托管方案”而非自托管。
——正是这些结果促使美国合众银行下定决心上线托管平台。
NYDIG提供多层冷存储体系,绝大部分客户资产离线置于军事级防护的数据中心;在线“热端”仅预留流动性所需少量头寸。机构随时可以通过全天候API查看账户余额、交易历史以及实时托管报告。
银行内部发布的长达229页的《加密资产托管风险控制白皮书》对私钥管理、操作隔离、灾备计划及SOC2审计标准作出细节约定,确保合规符合美国SEC与FinCEN指引。
在真实持仓之前,客户可进入托管沙盒模拟充提、对账、报表导出等全部流程,降低首日上线操作风险。
安全性与透明度一直是传统银行相较“加密原生交易所”的最大卖点。银行级托管业务不仅提供“合规与审计”双保险,还能让机构客户享有FDIC保险的部分权益覆盖(针对现金部分)——这在加密行业尚属稀缺资源。
粗略估算,截至2025年底,北美数字资产托管市场规模已达7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27%。其中超过46%的需求来自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与主权财富基金。美国合众银行的加入不仅加速扩容,还可能带动欧洲及亚太市场的跟随效应。
机构投资者通常关注两大痛点:
风险控制:需要符合传统审计标准的托管方案;
合规要求: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平衡点。
美国合众银行的托管服务正好一次性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随着以太坊质押、Layer2收益策略、RWA(现实世界资产)等新兴领域的扩张,托管业务的可组合性也随之提升,未来“托管收益”本身也可能成为一项独立利润中心。
机构具有更高的合规门槛与可验证资产规模,它们集中迈入市场能有效打磨托管产品、建立行业基准,后续才会逐步降低门槛向高净值个人开放。
符合美国OCC与SEC双重监管;
审计与保险体系完备;
私钥管理多方制衡,降低单点故障;
财报披露标准与传统资产一致,便于LB&O审计。
现金部分享有标准FDIC存款保险;加密货币部分目前不在保险范围内,但银行提供1:1真实资产储备证明及月度第三方审计报告,确保**“全额备付”模式**。
按年化0.35%–0.5%阶梯费率,按日计提,月结扣收;1000万美元以上可议定费率折扣。
官方路线图显示,2026年将上线“合规收益模块”,允许在符合AML/KYC的链上白名单协议内参与质押或借贷,扩展托管资产的增值场景。
加密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任何投资决策均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本文仅作行业资讯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在做出交易决策前,请务必阅读官方风险披露文件并咨询专业人士。
小结:当传统金融深度牵手加密赛道,合规、安全与透明度的关键词也将重新定义行业的新十年。美国合众银行的布局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张“加密托管”标准答卷,而真正受益的将是所有期盼稳健入场的大型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