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54歲
大江健三郎與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葛拉斯(1927-)。兩位作家在寫作及行動上均積極抵抗暴力。1978年他們首度在東京見面,共同接受採訪。1990年兩人又在德國見面,也是在採訪活動中。葛拉斯著作包括《錫鼓》(1959)、《貓與鼠》(1961)、《母鼠》(1986)、《剝洋蔥:鈞特˙葛拉斯回憶錄》(2006)。
1994年 59歲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受獎典禮中致詞,題目是〈我身於曖昧的日本〉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受獎典禮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受獎典禮
1995年 60歲
1995年與詩人奧克塔維歐.帕斯(Octavio Paz, 1914-1998)在墨西哥城聚餐。帕斯為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十九歲就出了詩集《狂野之月》。他致力於墨西哥的民主運動,著名的詩作包括〈孤寂的迷宮〉、〈太陽石〉、〈街〉、《誓約下的自由》等。1962年曾擔任墨西哥駐印度大使。
2000年 65歲
2000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理由是:「由強烈的個人體驗出發,創造了神話故事. . . . 受到拉伯雷的『荒謬寫實主義』影響,大江先生的故事動人、焦慮而悲苦,隱含黑色幽默。」
2000年攝於北京,訪華記者會。
2002年 67歲
2002年獲得法國最崇高的國家軍團榮譽勳章 (L'ordre national de la légion d'honneur),等級為司令官獎(commandeur),是給外國平民的最高等級。
2004年 69歲
2004年6月10日,明珍美紀攝影
6月,參加加藤周一所發起的「九條會」,致力於保護戰後成立的憲法,尤其是主張永久放棄武力與戰爭的憲法第九條。
10月,出版散文集《從談話與書寫思考》(集英社)
2005年 70歲
2005年大江前往巴黎,接受巴黎大學亞洲文化語言研究所榮譽博士學位,
與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合影於他的住所。
2008年 73歲
2008年世界筆會東京大會,左起:莫言、大江、阿爾貝特‧溫特(Albert Wendt,1939-)。大江與莫言已經相識十年,溫特和大江的通信曾經在日本出版。溫特出生於西薩摩亞, 是南太平洋最知名的作家之一。 青少年時期曾留學紐西蘭十年,在新環境中掙扎,回故鄉後重新面對祖先傳統,又必須適應國家獨立的現實。總是隸屬於兩個世界的心態,讓他一輩子都在尋根。作品包括小說《回家的兒子們》(1973)、《榕樹葉》(1979)、《黑色彩虹》(1991),劇作《革命來了》(1972),詩集《我們心中的死者》(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