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獎 | 關於鯨豚擱淺,你知道嗎?

             得獎者:吳俊毅、張安瑜、謝承恩、羅祈鈞 

本屆獲得第一名的吳俊毅、張安瑜、謝承恩、羅祈鈞,主題為「關於鯨豚擱淺,你知道嗎?」。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工作的吳俊毅等人表示,海報的內容是希望讓民眾知道鯨豚擱淺的狀況,以及當發現鯨豚擱淺時可以怎麼協助,增加鯨豚回歸大海的機會。

 

提到參賽的動機,由於吳俊毅正在建置特生中心的「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資料庫,並推廣開放資料,因此希望藉由數據松活動學習如何推廣數據資料或舉辦類似數據松的活動。之所以選擇鯨豚擱淺作為主題,是因為組員們在初步查看鯨豚擱淺資料後,發現其實擱淺鯨豚最後有許多會活下來,跟一般人想像鯨豚擱淺就會死亡有落差。過去研究指出,當民眾發現鯨豚擱淺時,如果正確處理,可提高擱淺鯨豚回歸大海的機會。

 

於是團隊梳理了1994~2021年iOcean的鯨豚擱淺資料,將同時間、地點、物種的擱淺鯨豚資料統一成單一事件。為什麼採取「單一事件的次數」,而不是「隻數」呢?張安瑜表示,過去在臺南發現的18隻擱淺小虎鯨資料中,資料庫的原始資料只有6隻為個別記錄,剩下的12隻卻沒有,因此無法得知剩餘的12隻最後是活還是死。

 

在總共約1600多次的擱淺事件中,有回到大海的鯨豚大約有123次,但因為是用次數計算,所以回到大海的鯨豚總隻數可能不只123隻。平均每12次被人發現的擱淺事件中,有4次擱淺鯨豚還有氣息,但卻只有1次被發現的鯨豚可以成功重回大海。也就是一旦鯨豚擱淺,只有大約8%的機率可以存活獲救。

 

而全臺累積鯨豚最容易擱淺的月分以4月最高,每月累積擱淺次數將近150次。綜觀來說,1~5月發生擱淺的次數最高,相比之下夏秋兩季較少。另外,吳俊毅等人以空間分析,發現臺灣沿海各縣市都有鯨豚擱淺的記錄,其中新北市發現鯨豚擱淺並通報的次數最多,累計超過100次。團隊推測,可能是比較多民眾去巡視新北的海邊,所以通報的次數較多,並且iOcean一開始在推動民眾發現擱淺鯨豚並通報的活動時,在北部推動得比較密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北三芝地區、臺南、高雄沿海等地都有發生過10隻以上的鯨豚集體擱淺事件。

 

為了提高擱淺鯨豚的存活率,團隊畫了淺顯易懂的鯨豚救助圖,指引民眾如果在海邊遇到鯨豚擱淺,可以怎樣協助牠們。首先要致電海巡署專線118,或是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0928-539977(我想救救鯨鯨)前來協助。若民眾在現場,鯨豚救援有「三要四不」,「要扶正」、「要保濕」、「要記錄」、「不要風吹日曬」、「不要拉扯鯨豚」、「不要靠頭尾太近」、「不要喧嘩」。另外,如果民眾想擔任鯨豚擱淺志工,或是想知道要選擇什麼樣的海鮮可以對海洋更友善,也可以掃描海報的QRCode。


最後關於參賽心得,身為資料分析師的吳俊毅認為,iOcean的資料庫還可以有一些精進調整的地方,海保署可以蒐集參賽者在分析資料時遇到的困難,藉此改善資料庫的欄位、資料該以什麼類型紀錄,或思考製作該資料庫的需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