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Âtre,法文原意有家中壁爐的意思;若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便可以看成是劇場 Theatre。
圍繞的主題是Feldenkrais Method™ ,分別在「焦點觀察」及「The Âtre人物」欄目,以工作坊導師和學員的眼光,去凝視如何覺察和連結身體。兩位來自台灣和新加坡的劇場工作者,分享他們疫情下的「遠方現場」,我相信,心無天涯,遠方皆咫尺。
📂無症狀觀眾|文:李邪(新加坡)
📂人與人的連結|文:黃子翎(台灣)
📂向自己學習,讓身心整合:Feldenkrais Method™|文:葉嘉文
📂The Âtre 人物專訪 - 何芷遊|文:廖紫欣
著名俄羅斯演員、導演、編劇和戲劇工作者麥可.契訶夫 Michael Chekhov (1891-1955),留下一套以「想像來驅動身體」的非理性排練方法。
「遠方現場」,再次請到台灣的黃子翎和新加坡的李邪撰文,分享他們目前劇場工作的點滴;愛爾蘭劇場導演、《Michael Chekhov’s Acting Technique: A Practitioner’s Guide 》作者Sinéad Rushe ,思考疫情下藝術家的矛盾角色。
「焦點觀察」,卓劇場藝術總監葉嘉文細說由接觸至深受 Michael Chekhov 排練方法的力量的過程,一個人的核心到底在哪裡?「人物專訪」,團員莫群莊感受到此番力量貫穿骨幹,延綿如流。
「好書分享」,三位本地演員劉雅雯、鄺天樂和林嘉碧,道盡讀過 Michael Chekhov 著作《致演員:麥可.契訶夫論表演技巧》的感想;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蘇淑穎,在「The Âtre生活」為大家訴說她對藝術治療的得著。
今期的主題是俄羅斯戲劇導演梅耶荷德 Vsevolod Meyerhold (1874-1940) 所留下的演員表演訓練系統:生物機械論(Biomechanics)。台上的動作、情感、意圖等都經過一一分解,再注入想像力和情感去放大縮小側面直視凝視角色。角色有多少恨、纏、愛、怨,都經過連番瓦解凝聚跌盪,最後為求精準地呈現。
📂黑熊追殺的演員鼻尖|文:李邪(新加坡)
📂歸零的重量|文:黃子翎(台灣)
📂想像力練習|文:葉嘉文
📂塵雅正的演員抽屜整理術|文:廖紫欣
📂了解肌肉失衡對身體的影響|文:周汶蔚
是次主題 Viewpoints,說得明明白白,但觸碰的卻是遼闊的田野。改變思考、改變與人們時間空間的關係,重新看顧周邊的事情,依傍讓自己幸福和清醒的事物。
📂「觀點」的故事(節錄)|文:謝燊杰(新加坡)
📂想像,是座山|文:黃子翎(台灣)
📂宏觀之力|文:李邪(新加坡)
📂城市規劃、空間利用與時間|文:呂嘉雯
📂「當燈光不是亮著的時候,演員都在做甚麼?」專訪胡美寶|文:廖紫欣
文化藝術是必需品嗎?
今期的「焦點觀察」,我們談場地,也談劇場如何在非常規演出空間出現,維繫着人,維繫着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本地劇場工作者戴碧筠亦會在「The Âtre生活」中,分享她對本地藝文發展的想法。
「遠方現場」方面,英國Mind the Gap劇團藝術總監李雅瑜將與我們分享全英國首屆專為學習障礙或/及自閉症LD&A學生而設的高等教育課程;香港藝團「眾聲喧嘩」成員方祺端亦介紹了劇場導演Katie Mitchell所寫的《The Director’s Craft》——一本對喜歡劇場創作而未有工具的創作者猶有幫助的工具書。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