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對我們這次的網站內容感到有興趣、或是有什麼話想跟我們說的,都歡迎填寫回饋表單告訴我們喔~
統計與量化視角的「未婚、不婚率上升」
主計處:「尚未遇到適婚對象」x「經濟因素」x「工作因素」
「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和「配偶是否願意分擔家務和對生育計劃的共識」是提升女性結婚意願的主要因素。
已婚與未婚婦女認為不想生小孩的最重要理由,主要皆為「因為生小孩對家庭是一項經濟負擔」,分別占62.85%與55.57%。顯見,少子女化的問題在於養兒、育兒的經濟成本與機會成本逐漸上升。政府倘能減輕家庭育兒的經濟負擔,同時協助父母扮演好親職角色,將有利於營造生育、養育、教育的環境。
數據、統計分析的預設
研究框架會偏向社會問題的面向設計,
連帶整個研究設計已經產生既定的設定方向。
🡪 社會功能論、物質主義式歸納
顯著性-邏輯實證論(判斷是/非)
數學-純粹形上學
🡪 可能忽略真實而深入的心理問題
量化研究為了滿足其研究假設與成果,
設定一系列問卷框架,
想以因果關係、統計結果的韁繩圈住認定的現象。
若生命是複雜的流動,
是矛盾的集合,
有沒有可能真正的原因和最想選的結果,
是像箭頭一樣的貫穿與錯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