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品牌故事
首頁 > 品牌故事
新月烏魚子 歷史
「鹽埕區」是美食與文化的集散地,從明鄭時代一片白灼灼的「曬鹽場」躍升為日治時期全台最繁華閃亮的「銀座」,扎扎實實展演了一個行政區的箇中魅力。如果你問我這些璀璨的輝煌靠的是什麼?我會說:「靠山、靠海,靠在地這些可愛的人們。」
在那個肯奮鬥就有收穫的年代,每個人都懷著在地深耕的夢想,勤勤懇懇為生計打拼,那時候的郭新法老先生也是一樣的。身為「新月烏魚子」的第一代打拼人,一切從最初開始,在鹽埕公有示範市場的小攤位發跡,一路遷延到現今的安石街33號,從一個經商門外漢到令人景仰的烏魚子大前輩「全伯仔」,花的時間不只四十年那麼長,還有每分每秒的對烏魚子製成工法的嚴謹與講究。
做烏魚子不難,難的是日復一日的堅持。從漁船進港的當下,就帶來了那一季的熱鬧,濃重的夜色澆不熄打拼人奮鬥的熱情,堅持凌晨兩三點佇守在魚市場裡,為的是能在魚獲落地的第一刻,挑選最新鮮的野生魚子,從早期的鼓山魚市場到後來的前鎮漁港,都可以看見「全伯仔」在其中忙碌穿梭的身影。
而後接續傳承的第二代打拼人,秉持著同樣的職人精神,全身奉獻在烏魚子工藝上,一步一腳印打造出新月烏魚子的品牌形象,遵循傳統古法工序:「清洗、刮筋、鹽漬、壓製、日曬、風乾、熟成」,直到每片烏魚子都呈現最札實彈牙的軟硬度與完美的琥珀成色,展現了新月對烏魚子美味的最高尊重,也是為顧客把關的品質承諾。
回顧近一甲子的時間以來,新月烏魚子只做一件事:專注把每片烏魚子做到最好。讓您品嘗的不只是極致濃郁的美味,更能回味在地的人文風俗與鄉土情懷。故事說到這,親愛的你,來過鹽埕了嗎?難得一趟,別忘了吃飽了順路過來坐坐。
年烏魚子經驗
道職人製程工藝
間餐廳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