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林振榮1, *、李金梅1、廖和順2
1 林業試驗所森林利用組。台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二段102號。
2 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 通訊作者:zzlin@tfri.gov.tw
臺灣杉是重要的臺灣本土造林國產樹種,木材材質受到遺傳、環境、經營、樹齡、樹高等具有變異性,瞭解木材性能有助於產業利用,而可以提供森林經營參考管理,本報告檢測六龜42年生臺灣杉木材並彙整過去資料,結果得知,20年生臺灣杉經過疏伐後留存樹9年木材比較,疏伐後產生較大的空間而促進留存樹直徑生長,有較寬的年輪寬度,疏伐後產生較低的年輪密度、木材比重、縱向壓縮強度、抗彎彈性模數及抗彎強度。樹木適當中度修枝後將降低生長,造成有較窄的年輪寬度,修伐後產生較高的年輪密度、木材比重、縱向壓縮強度、抗彎彈性模數及抗彎強度,但是強度修枝將影響樹木生長,造成較窄的年輪寬度,修伐後產生較低的年輪密度、木材比重、縱向壓縮強度、抗彎彈性模數及抗彎強度。不同徑級的縱向壓縮強度,結果顯示徑級愈大強度愈低,徑級較小強度愈高的趨勢。不同樹高方向的氣乾比重,結果顯示比重接近地面的木材最高,往樹高方向逐漸變低,再逐漸往樹高方向變高。取樣32年生臺灣杉樣木,以縱向壓縮強度為標準,分析成熟材與未成熟材境界約樹木18-20年生。取樣42年生臺灣杉樣木進行樹輪分析,結果顯示樹木在14、21年生下層疏伐修枝,沒有對樹木平均年輪寬度及密度造成影響。
教師研究人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