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徐麗月1、劉素玲2、葉宏淳3、黃書婷3、陳中一1, 3, *
1 輔英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831301高雄市大寮區進學路151號。
2 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55750南投縣竹山鎮前山路一段12號。
3 輔英科技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831301高雄市大寮區進學路151號。
* 通訊作者:xx377@fy.edu.tw
肉桂類(肉桂節)植物屬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樟屬植物全世界約有250種,主要分佈在亞洲熱帶、亞熱帶、太平洋群島及澳洲等,台灣有12 種,其中肉桂類有7種,胡氏肉桂(Cinnamomum macrostemon)為其中1種,亦為台灣特有種。胡氏肉桂則為常綠喬木,分佈於中、低海拔森林,族群零散分布於臺北五指山、翡翠水庫等地區,本種已列為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物種保育等級評估為易受害(vulnerable)之稀有植物。胡氏肉桂為常綠中喬木之芽具覆瓦狀排列9鱗片被毛,葉互生,革質,上表面為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橢圓至披針形,長10~15 cm,寬3~5 cm,先端漸尖帶有尖突,基部鈍或略呈楔形;基部3出脈,兩面的小脈顯著突起;揉碎後無芳香味;花梗與花被片白色絹毛。前人研究得知,蘭嶼肉桂(Cinnamomum kotoense)、細葉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天竺桂(Cinnamomum tenuifolium)、土樟(Cinnamomum reticulatum Hay)、陰香(Cinnamomum burmannii)等樟科樟屬植物均含有活性成分,且具抗癌及抗氧化的效果。因此,本實驗以胡氏肉桂為試驗材料,以甲醇萃取胡氏肉桂後,再分別以活性碳與C-18柱層層析進行結構分離鑑定分析,鑑定胡氏肉桂成分與活性研究,藉以了解未來用藥的運用價值。試驗結果顯示,胡氏肉桂分離後得到coumarin、isoscopoletin、scopoletin、β-sitostenone、β-sitosterol、cinnamic acid、eugenol、(+)-yangambin、(+)-syringaresinol、tenuifolin、reticuol、subamol等12種化合物,並經由各項光譜解析確定其結構。
學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