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游詠祺1、謝岱芸2、莊閔傑3、蔡明哲1, *
1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暨資源學系林產組。10617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2 Laboratoire de Mécanique et Génie Civil (LMGC),Université de Montpellier, CNRS, Montpellier, France。860 Rue de St-Priest 34090 Montpellier, France。
3 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55350南投縣水里鄉永豐村水信路1段547號。
* 通訊作者:tmj@ntu.edu.tw
目前,大徑木稀少且取得不易,而集成材改善了原料不足之問題,以透過集成元之等級區分、配置與膠合,分散原木缺點,並可增加中小徑木之利用。本研究以非破壞性檢測技術及集成理論模型分析柳杉集成材之力學性質,並評估其是否具取代柳杉實木之潛力。試材使用柳杉無節材製成不同斷面之集成材,透過集成理論模型,預測集成材之機械性質並藉由非破壞性檢測技術:抗彎試驗、超音波法及打音法,進行力學分析,並在相同機械等級下與實木進行機械性質比較。本研究之修正模型,考慮了膠合層之彎曲剛性,其模擬之彈性模數與實際抗彎彈性模數相近,相關係數R2為0.93~0.98;以超音波法及打音法之動彈性模評估柳杉集成材之抗彎彈性模數,其相關係數R2分別為0.93~0.98及0.96~0.98,而在相同機械等級下,同等級集成材與實木之抗彎彈性模數、抗彎強度、動彈性模數並無顯著差異。本試驗結果指出,利用非破壞性檢測技術以及集成理論模型可預測集成材之機械性質,且集成材具有與實木相當之機械性質,可作為實木之取代材料。
學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