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黃速汝1、李政賢2、何坤益3, *
1 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技正。54254南投縣草屯鎮史館路456號。
2 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處長。54254南投縣草屯鎮史館路456號。
3 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600355嘉義市東區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 通訊作者:kyho@mail.ncyu.edu.tw
外傘頂洲為雲嘉海岸之天然屏障,可禦擋波浪對海岸直接衝擊,減少災害發生;其區域豐富的潮間帶生物棲息,造就東石潟湖內牡蠣養殖業的興盛。然而長期河川整治、填海造陸工業區興建,突堤效益等人為因素影響南向輸沙等,而呈現往陸側侵蝕萎縮的樣態。有鑑於目前高程已接近於25年(2.55公尺)暴潮位,且逐漸有潛沒的趨勢,顯露不易產生飛砂也無法阻止潮流將砂帶走之現況,因此,宜積極維持並建構沙洲核心高程,建議配合本年度東北季風前積極進行,規劃定砂施作區域,即現有砂丘最高處的北邊,並逐漸往外將砂灘堆高。其堆砂方向為東北向偏北展開設置定砂籬,規劃多排定砂籬進行堆砂,西南側規劃多排防浪籬及定砂籬,以構築成穩定砂丘、防浪及定砂堆砂系統,並將凝聚結合目前沙洲最高點位,形成外傘頂洲核心砂丘區,初期設定高程在5~10公尺,目標高程在10~20公尺。後續規劃砂丘頂部整平,以耐埋生長勢強之林投(Pandanus odoratissimus)進行高密度栽植,搭配貓鼠刺(Spinifex littoreus)及蔓荊(Vitex rotundifolia)等固砂栽植;藉以保續沙洲不沈沒,期能發揮防護國土保全作用。
目前沙洲東南端潮間帶區域,因受海浪及潮流影響較小,規劃種植海茄苳(Avicennia marina)等植物,藉由生態浮島、管柱造林、親水植栽等試驗導入,期能克服其生育逆境,以植被軟性工法強化固砂功能,有助於將砂源維持,減緩流砂對後方養蚵區的影響。然為增加植栽逆境適應及成活率,建議先行於苗圃區進行假植栽培,增進苗木之鹽分適應,俟苗木健化後,隔年栽植季節再引植潮間帶適當位置定植,觀察生長恢復情形。
教師研究人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