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蘇夢淮1, *、李松柏2、陳子英3、曾彥學4、王志強5、曾喜育4
1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1114 臺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2 溼地植物獨立研究者。
3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260007宜蘭市神農路1段1號。
4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40227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5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91201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學府路1號。
* 通訊作者:lizard.su@gmail.com
溼地是現今全球生態保育的重點,台灣也於2015年正式施行溼地保育法來進行呼應。有鑑於此,溼地植物種類的確認就成為重要基礎工作。在林務局的經費支持與兩位委員的審議下,我們採用美國ERDC/CRREL發展的準則,對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所列的5244個分類群進行評估,並提出台灣溼地植物名錄共計80科188屬463種,當中375種為原生(包含22種特有),88種為外來。換言之,台灣的野生植物當中,有8.83%的種類存續需要依賴溼地環境。以對溼地環境的偏好程度來分類,屬於絕對溼地(Obligate)共196種(42.3%),偏好溼地(Facultative Wetland)共153種(33.1%),兼性溼地(Facultative)共64種(13.8%),偏好高地(Facultative Upland)共50種(10.8%)。將上述溼地植物名錄進一步與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受威脅評估結果進行核對,發現共有119種溼地植物在易受害(Vulnerable, VU)等級或以上,占全部原生溼地植物的31.7%,而非溼地植物在易受害等級或以上則有898種,占全部原生非溼地植物(4781種)的18.8%。同時,也出現隨著受威脅等級越高,同一受威脅等級中的溼地物種數所占的比例越高的情形。上述結果顯示原生溼地植物確實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中具備重要的價值。
教師研究人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