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林妮臻1、吳家禎2, *、李金梅3、卿巧菱2
1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10617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2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育林組。10066 台北市南海路53號。
3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利用組。10066 台北市南海路53號。
* 通訊作者:chiachen@tfri.gov.tw
臺灣櫸(Zelkova serrata)為榆科(Ulmaceae)落葉大喬木,其木材刨光後有油蠟感,如同塗抹一層雞油,故又稱「雞油」。臺灣櫸屬於森林法第52條規範,由主管機關公告之貴重木樹種。榔榆(Ulmus parvifolia)同為榆科,其木材亦有商業價值,卻並非列於貴重木之樹種,因此在法規與經濟等多面向皆有區分之必要。然而兩者木材外觀時有混淆的可能,實務上仍期許能夠開發穩定鑑別兩者木材之方法,而DNA分子標誌為目前實務上可以做為輔助鑑定的重要工具。
林業試驗所於109年度科技計畫中,以機器學習演算法應用於數種國產闊葉木材辨識,即便準確率較高的模型,仍有將榔榆、臺灣櫸互相混淆的狀況出現,為了使鑑定工具更為多元,因此本研究針對臺灣櫸與榔榆進行採樣及分析,藉由保守性較高的葉綠體DNA,開發插入與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分子標誌,供未來應用於實務鑑別兩者木材之輔助參考依據。
本研究樣本採集自台北、新竹、花蓮、台東等地,初步選取7組序列長度差距大於25 bp的InDel序列,以少量樣本進行初篩分析,檢驗序列多型性(polymorphism);後續擴大樣本數至臺灣櫸與榔榆各15份以確認分子標誌之再現性(reproductive)。結果顯示7組引子中,有4組引子在樣本間穩定呈現多型性,並具有再現性,能夠直接應用於實務辨識。另有3組未能得出預期成果,初步判斷可能為引子設計問題,未來這4組分子標誌可以做為此兩物種木材的輔助鑑定之用,增加木材鑑定的科學證據。
學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