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18-疏伐強度對桂竹老齡林新生竹初期更新之影響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S18-疏伐強度對桂竹老齡林新生竹初期更新之影響
林鴻志1, *、游漢明1、黃建益1、何姍穎1、吳濟琛1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100051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 通訊作者:hclin@tfri.gov.tw
桂竹(Phyllostachys makinoi)生長快速、固碳效率高、用途廣泛,是台灣竹材生產的主要竹種,也是未來發展碳排放權交易的潛力林業。桂竹材生產主要來自原鄉土地,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訂有竹木覆蓋率達7成以上之規定,實施後衝擊桂竹林主伐採意願,然而適度疏伐撫育應不致影響竹林覆蓋率,更有助於竹林健康、更新與竹材品質,國有竹林亦應適度疏伐,共同提高木材自給率與促進碳匯。
本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八五山區之桂竹老齡林為試驗地,原始竹林平均密度高達24,100株/ha,劃設了3個0.1ha緊鄰試區,於2020年6月進行伐除強度70%、30%之密度疏伐各1試區,對照區則未疏伐,其後調查留存竹株之胸徑、竹高與竹齡等,記錄不同疏伐強度竹林內溫度、濕度及光度等微環境變化,並以八方位法估算留存竹平均株距與竹株冠幅,藉以評估林地覆蓋率與疏伐後之恢復情形。
2021年4月逢機標示新筍並記錄其生長速度、夭筍量與被採摘情形;8月生長季後,調查當年度新生竹株數、成竹徑級分布、細竹數量、留存竹枯死量等資料,並與微環境資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70%強度疏伐後留存密度為5,833株/ha、次年新生竹增加8,267株/ha至14,100株/ha,30%中度疏伐後密度為12,867株/ha、新生竹增加5,433株/ha至18,300株/ha,未疏伐區密度由24,150株/ha、新生竹增加4,950株/ha至29,100株/ha;強度疏伐後雖然增生較多新生竹,但徑級較小、細竹較多,中度疏伐後能獲得較大之新生竹徑;而不論強度或中度疏伐,林分冠層皆於隔年可達鬱閉,中度疏伐能兼顧竹材生產及短期林分復舊,提供禁伐補償桂竹林未來撫育更新作業及經營管理之參考。
教師研究人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