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04-淹水與復氧期間相思樹與楓香苗木之生理反應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S04-淹水與復氧期間相思樹與楓香苗木之生理反應
廖晨喬1、劉瓊霦1, *
1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402臺中市興大路145號。
* 通訊作者:cpliu@nchu.edu.tw
近年來的研究預測未來夏季平均降雨量減少,但極端降雨事件會增加,將造成部分低窪地區有短期淹水的情形,如臺灣在休耕地及海岸低濕地造林,遇颱風或雨季會發生淹水危害,苗木不易存活,因此需選擇可耐短期淹水的造林樹種。淹水逆境使植物根部水力傳導度下降,進而影響葉片光合系統,加上淹水消退土壤氧氣暴增亦造成氧化逆境,因此本研究針對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及相思樹 (Acacia confusa) 苗木進行淹水3、6及9天,並在各不同天數淹水後再復氧6天,由生理結果顯示相思樹之氧化逆境指標在淹水6天、9天以及各不同天數淹水再復氧皆顯著高於淹水處理前,Fv/Fm在淹水9天後顯著降低。楓香之氧化逆境指標在淹水6天、淹水6天及9天後復氧皆顯著提升,然而Fv/Fm則在試驗期間皆未有明顯改變,可能是類胡蘿蔔素比例提升而保護光合系統,表示細胞雖受到氧化傷害,但光合色素具有良好的調適能力,葉片生物量則在淹水後較淹水前低,且有觀察到落葉的情形,顯示淹水仍對葉片形質有所影響。總體而言,相思樹及楓香苗木之生理與形質在淹水3天皆未受影響,淹水6天、9天及淹水後復氧6天則明顯遭受氧化逆境。未來試驗仍需進一步探討根部的生理變化及全株碳水化合物分配,以利評估苗木於短期淹水及復氧恢復的情況與耐受性。
研究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