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12-森林盜伐因應策略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M12-森林盜伐因應策略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紀凱茵1、柳婉郁2, *
1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學生。437 台中市大甲區興安路211號。
2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 通訊作者:q5546780@gmail.com
台灣珍貴樹種之價值引起山老鼠進行盜伐行為,森林因私竊取、濫砍不僅破壞生態平衡,也影響國土保安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故本研究首先分析各國森林盜伐案件之因應對策、相關法規與刑罰,以各國案例做為參考依據;其次,蒐集我國近十年之森林盜伐相關資料,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與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進行盜伐次數、盜伐體積、盜伐金額之差異性與影響因素分析,推估盜伐之可能原因。結果顯示,多數國家多採用木材合法性驗證為森林政策工具,並制定禁止盜伐貿易與相關法律以限制盜伐行為,且多以刑事民事罰款做補償,其中歐盟明確規定與環境損害相關之罰款,做為補償盜伐所造成之生態損害;而在台灣盜伐影響因素分析中,各縣市之盜伐次數與各縣市失業率與高學歷比例有顯著負相關,與森林面積成顯著正相關;各林管處之盜伐次數與各林管處人數成顯著正相關,與森林面積成顯著負相關。可知經濟與教育程度對盜伐影響較大,本研究建議政府可透過推廣環境教育,提升民眾環境保育之認知,達到保護森林之效果;並且參考國際經驗,針對盜伐所造成之環境損害進行開罰,將補償費用作為生態補償金,並用於提供森林生態復育之所需,以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並達到社會正義之和諧性。
研究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