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08-建立系統化森林活動模式以探討療癒感受 —以台北植物園初探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M08-建立系統化森林活動模式以探討療癒感受 —以台北植物園初探
關中威1、范素瑋2、褚億舜1、魏任宣3、許中華4, *
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 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守仁樓6樓。
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00號。
4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守仁樓6樓/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00號
* 通訊作者:owlherbs@yahoo.com.tw
試驗背景:森林活動所發展出的森林療癒體系係為替代性療法近年來的重要發展領域,森林療癒始於 1989 年心理學教授 Kaplan 提出「注意力恢復理論」,表示體驗自然環境對人類專注力和認知有正向的效益,然建立一項環境因素與活動規劃皆被控制的前導實驗模式系統,得大幅降低由場域與活動內容所造成的誤差,故建立以台北植物園為模本設定一系統化的森林活動,並達成療癒效果。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統化建立森林活動前導實驗模式系統,比較森林活動與都市活動的各類數值前後差異。
研究方法:本實驗屬於隨機對照交叉試驗,設計受試者於一週內連續參加兩次,交錯進行實驗活動與對照活動。 實驗活動由園療師帶領於台北植物園進行森林活動;對照活動選擇台北植物園相鄰之區塊且避開大面積植被進行都市漫步。
結果與討論:本次實驗分為三大類,前後情緒對照、身心科自評問卷填寫與生理指標測定。情緒對照中,BPOMS顯示實驗組負面情緒有較對照組顯著的下降效果;身心科自評量表中,BSRS-V、壓力量表與BDI-II顯示憂鬱情緒在實驗組前後皆有下降;生理指標中alpha-amylase於兩次活動前後兩組間有不同趨勢,心率測量中,發現森林組心跳速率有顯著性的趨緩。故本模式可達成療癒效果,並且於心理狀態改善有顯著性。
研究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