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17-淺山受威脅植物棲地現況與保護對策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E17-淺山受威脅植物棲地現況與保護對策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林奐宇1, *、趙偉村2、董景生1、陳建帆1、廖敏君1
1 林業試驗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2 國立嘉義大學森林資源暨自然資源學系。嘉義市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 通訊作者:hylin@tfri.gov.tw
桃園、新竹及苗栗位處台灣的西北(NW)及中西(CW)氣候區,約是全島年降水量最低的地方,主要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則稍有乾旱現象。由於沿海冬季風速強勁與低溫乾燥的氣候特色,成為許多具有溫帶特色或迎風灌叢草本的稀有植物棲息地點。本研究以列屬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受威脅等級物種為對象,收集林務局、林試所及國內可取得之調查研究、公眾觀察資料等,分析分布現況及熱點區域。並根據受威脅物種分布地點,配合內政部最新地籍資料及國土利用調查成果圖資,瞭解受威脅物種現生棲地之土地所有權、使用管制及地上利用現況,篩選可能遭受較高人為利用衝擊的棲地位置。
本研究共收集171種受威脅植物、1,028個分布點位,分別屬於344處棲地(以地籍計算),再依土地所有權與利用現況建立風險矩陣,區分為「高」、「中高」、「中」、「中低」、「低」5級潛在風險,其中有109處棲地列為高風險與中高風險等級,共涵蓋66個物種。對高風險及中高風險等級棲地進一步分析,在所有權部分43處(39.45%)為國有土地,其餘66處(60.55%)為私有。土地利用現況部分,有四成以上為殯葬使用(47處、43.21%),15處(18.67%)為道路兩側林緣環境,12處(13.76%)為土地空置、尚無特定用途的未使用地,農業使用者合計有19處(17.43%),包含果樹、旱作、稻作及水產養殖等型態。
教師研究人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