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02-蕨類植物的分布是否遵循拉波波特法則?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E02-蕨類植物的分布是否遵循拉波波特法則?
黃群庭1、陳毓蓁1、劉以誠1, *
1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嘉義市東區學府路300號。
* 通訊作者:yeachen.liu@gmail.com
物種的分佈格局及其影響因素是生物地理學以及生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而物種的分佈範圍受到物種本身的特性、區域地質史,以及環境因子的交互影響。Stevens將動植物緯度分佈寬度從高緯度地區向低緯度地區逐漸變窄的現象稱為拉波波特法則,並將其推廣至海拔梯度之上,認為物種分布的海拔高度越高,其分佈的平均海拔跨幅也越大。蕨類植物(真蕨及擬蕨類)由於其生物特性,極輕的孢子散播僅受到氣流影響,被認為是檢驗植物分佈格局極佳的範例。本研究探討目標為(1)臺灣中部蕨類植物物種海拔分布範圍模式是否依照拉波波特法則;(2)蕨類植物的不同分類群海拔分布範圍模式是否有差異。根據台灣中部地區(玉山主峰以西,海拔57~3,847公尺),727個觀察樣點,4,823筆蕨類物種分佈記錄,利用Stevens方法驗證拉波波特法則。結果顯示,蕨類植物及其不同分類群的海拔分布範圍模式,均不符合拉波波特法則。不同分類群間的海拔跨幅各不相同,但在高海拔區域的海拔跨幅明顯較窄。本研究以蕨類植物生活史特性、物種形成、種間競爭等可能的原因,解釋造成目前所觀察到的物種海拔分布跨幅的格局。
研究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