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14-從平地擴大空間尺度到山區調查體會知行皆難襯托出先進數位測繪技術之必要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U14-從平地擴大空間尺度到山區調查體會知行皆難襯托出先進數位測繪技術之必要
李弘1、羅南璋2、黃凱易3, *
1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學士班大三生。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2 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實驗林管理處育林組組長。 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3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 通訊作者:kyhuang@dragon.nchu.edu.tw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在各領域之應用,尤其在地球空間資訊系統,其強大犀利廣為人知,惟若紅花AI欠缺綠葉精確「位置情資」(location intelligence, LI) 搭配,仍歸枉然。LI 即地球資源環境位置的座標。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早已用來測量林木座標,輕便且有效率,惟在定位條件不佳時,其座標欠精確,會造成疊圖出現「牛頭對馬嘴」之荒謬。本研究為凸顯大範圍陡峻山區實地測繪之艱困,以 Garmin定位儀 (3m精確度) 測定上中興湖畔土丘76棵樹木位置,疊合於土丘數值高程模型,再以 Arcscene 展示 3D 立體透視圖,也疊合於Google Earth上共同檢視比較。湖畔土丘的樹木有因座標偏移而落於湖中、道路或更遠處,顯示即使在平地也難豁免測繪誤差。尤有甚者,惠蓀林場梨園測得95棵樹木座標偏移更大,因人為疏失而導致「遠漂」至相距400km外的菲律賓呂宋海峽之荒謬,這說明在層巒疊嶂獲取林木座標的艱難且精度甚低。另以「乾坤大挪移」方式將湖畔土丘樹木遠移到林場右側的東峰溪谷,該處地形崎嶇險阻,衛星定位精度因受地形阻擋而欠穩定,因此藉由3D立體透視圖虛擬實境,感受其過程備感艱辛,且資料品質堪虞。我們可體會實地調查異常艱困,不但須使用輕便高效率且高精度專業衛星定位儀於實地測繪,更襯托出可大範圍測繪的主動式光達遙測舉足輕重的角色。
學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