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08-野生秋海棠F2雜交種(Begonia kui × B. ferox) × B. montaniformis以葉片為培植體誘導植株再生之研究
【公告】得獎名單出爐啦
OU08-野生秋海棠F2雜交種(Begonia kui × B. ferox) × B. montaniformis以葉片為培植體誘導植株再生之研究
楊梓立1、胡維新2、賴宜鈴3, *
1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912 屏東縣內埔鄉學府路1號。
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404台中市館前路1號。
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博士班。912 屏東縣內埔鄉學府路1號。
* 通訊作者:ilai@mail.npust.edu.tw
麗紋秋海棠(Begonia kui)、黑峰秋海棠(B. ferox)及山峰秋海棠(B. montaniformi)同屬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側膜組(sect. Coelocentrum),均為分布在中越邊境石灰岩地區的稀有物種,其F2人工雜交種(Begonia kui × B. ferox) × B. montaniformis葉表呈深綠色和黑色連續峰狀突起,且主脈上具銀白色花紋,富有高度園藝觀賞價值,本研究以葉片作為培植體,測試最佳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誘導植株再生,藉以建立此一新品種秋海棠的微體繁殖系統,未來可提供學術研究及園藝利用。本研究將5 × 7 mm葉片培植體接種於含有不同濃度植物生長調節劑BA、mT和NAA的基礎培養基,處理8週後,發現在添加10 μM BA和0.5 μM NAA的組合平均每個培植體可誘導出30個不定芽數,且有44%的培植體能產生大於2 mm長的不定芽為最佳生長調節劑組合。若只添加BA的培養基則只能誘導一半不定芽數,而添加mT的培植體死亡率較高,培植體對mT的親和性較差。接著在不定芽發根實驗中,將再生的不定芽繼代到含有不同濃度NAA的1/2 MS培養基,發現在不添加生長素的對照組有100%的發根率,在統計上呈顯著差異。本研究顯示在含有10 μM BA和0.5 μM NAA的1/2 MS上能誘導較多的不定芽,接著不定芽繼代至不添加生長素的1/2 MS上能誘導最多的不定根,結果可提供此新物種未來大量繁殖之用。
學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