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01-臺灣中、北部「老熟」柳杉人工林之林分生長與碳吸存評估
林笙翰1, *、鄭智馨2
1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106032 臺北市大安區舟山路158號。
2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106032 臺北市大安區舟山路158號。
* 通訊作者:b07602002@ntu.edu.tw
森林碳吸存普遍被認為是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當林齡發展至老熟階段,森林林分可能因生長趨緩而形成碳中和之現象。以臺灣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而言,現有大面積林分是由日本與政府早期林相改植所種植之人工林,多數人工林地林齡已超過傳統林業認知的30至50年之輪伐期,或已進入老熟階段。因此,瞭解「老熟」人工林現階段之生長概況,對森林經營與林分碳循環之研究極為重要。本研究透過(1)對過去發表論文的樣區再調查;以及(2)新竹林管處永久樣區調查資料等分析,評估柳杉人工林林分於林齡生長後期之生長量(平均胸徑)、材積變化與碳吸存效益。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樣區位置分別為霧社、觀霧與烏來,最近一次調查之林齡為55至70年生。第二部分則包含大湖、大溪、竹東、南庄與烏來等16個永久樣區,評估所調查最近5至10年內之林分生長。結果顯示,在所調查23個樣區中,僅有3個樣區材積略為負成長,其餘20個樣區皆呈現持續生長的情形。若扣除死亡株樹之生物量而僅以林木生長作為審視依據時,則全部樣區都呈現持續生長之趨勢,代表所調查台灣中、北部老熟柳杉林人工林林分仍持續生長,持續有碳吸存效應,並未呈現碳中和現象。
學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