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好美中心的太聖宮,
有許多有趣的亮點
於是我們與太聖宮合作,
盤點並書寫了這些亮點,
讓來太聖宮參拜的民眾們,
也能拿著導覽,好好地看。
早年醫藥缺乏,太聖宮媽祖亦擔負居民醫藥方向指示的功能,傳說媽祖會經由乩童指派藥方,但對特例重症者,會指示剔其底座一片薄片,當作藥引與其它藥方煎服,保佑信眾能平安渡過難關,後來因信眾不捨兼醫藥已逐漸發達,此一行為已不再出現,但媽祖底座凹陷的窟窿,卻見證了魍港媽在困頓中,陪伴信徒,一路走過四百年漫漫歲月的慈愛與疼惜,剜肉為藥,割肉治病,是如此的溫柔且療癒人心,令人動容。
還沒走進廟,有沒有發現太聖宮有一群比較聒噪的信徒?據說廟方本來打算圍網,不讓麻雀進入廟裡,但是請示王爺時,王爺表示麻雀也是生命,也有靈性,就隨其自在,儘管有些鳥似乎不太受教,竟跑到王爺面前作亂,竟啄的祂鬍鬚一長一短,但慈悲生靈的王爺,仍指示無須在意,地方信眾認為此情境正是王爺慈悲,百鳥朝宗的難得景緻。
橫掛在廟宇兩側的是事業燈,不是有錢就能掛喔!這是在年節博杯比賽中請示神明後,獲得恩准的殊榮呢。仔細一看,大多數寫的是水產豐收、行車平安,從這就能看出好美里多數人以養殖文蛤與其輸出的交通物流維生,再細看卻有一個特別與眾不同的願望,也許是繼承了百年來先民的拓荒者性格,用幽默詼諧的方式,將自己的發財機會託付給了運氣吧。
一般廟宇扛樑憨番,通常是洋人模樣,但太聖宮後殿卻是精壯漢人形象,為何如此,廟方因師傅仙去,詳情也不得而知。然有一說法對台灣廟宇的漢人憨番,做了有趣的解釋,傳說某廟宇施工期間,有一老者成日無所事事,便一直糾纏著交趾陶師傅,嫌他哪裡做不好哪裡做不對,師傅一氣之下便將憨番的臉捏成了老者的樣子,但不細看倒也不易發現,不過隨著廟成日久,竟也被鄉民認出,老者頓時成了大家揶揄的對象,一解師傅施工期積累的怨氣。
雀替是廟宇建築中的一種木構件,位於樑與柱的交角處,具有穩定與裝飾作用,通常被雕為龍、鳳、雀、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形式,但抬頭仰望,柱子旁的雀替怎不大一樣,多了點東南亞風情?據當地耆老表示,有可能因師傅當時曾在泰國蓋佛寺,覺得那時常雕的佛教聖獸─「象」,除了吉祥也有尊貴高雅的意思,故詢問是否要跳脫傳統,創新一下?廟方考量後也欣然同意,也才有了這樣特別的雀替。
走到後殿,有沒有發現千里眼身旁的籤筒跟平常所見的不太一樣?上面寫著藥籤兩個字,原來,媽祖也是會治病的。早期因為魍港對外交通較不便利,醫療資源稀缺,在地村民有病痛的時候,就會找到媽祖拜拜、博杯、求藥,希望媽祖讓他們藥到病除,久而久之便成為這裡獨特的景緻,雖然現在醫藥發達、交通便利,求藥籤的人少了,但古早藥籤筒的存在,卻也是一種先民生活記憶的見證呢。
明明虎尾寮沒有產珊瑚,為什麼會有珊瑚池?原來這些石頭是從社區裡撿來的,因為本地是台灣西部離澎湖最短航道的關係,故自古以來與澎湖的經貿往來即相當興盛,也因此留下了許多澎湖產有的珊瑚石。走在社區的路邊,其實也能發現珊瑚、壓艙石,儘管如今貿易不若以往興盛,但曾經的輝煌歲月確實在這塊土地留下了痕跡。
太聖宮往年都會邀請鄰近廟宇,迎著媽祖前往好美漁港,走入海中立黑令旗,規模盛大,甚至中央部會首長、地方父母官都會親自參與活動,更特別的是媽祖指示神轎僅限女性來扛動,與一般會香活動有很大的差異,曾扛過轎班的女信眾,都直乎是一生難得的眷顧。可惜的是因為漁港淤積的關係的關係,近海已難以航行,海上會香也在2009年之後停辦,至今只能從照片想像當年的盛況。
廟側廂房則留存一座古色古香的黑木神轎,據耆老告知是1902年時,由唐山的師父精心雕刻後橫越海峽而來的媽祖座駕,百年來均克盡職守陪伴媽祖繞境出巡,時光流轉,現在則靜靜的退駐廟宇一旁,供人憑弔百年前的精細雕工。
每天,宏亮的放送頭聲音總會劃破寧靜的小村,無論是呼叫玩到忘了回家吃飯的張君雅,或是村內召開里民大會,大小事都會透過放送頭宣傳提醒,然而高頻用戶就屬小本生意的行動攤車了,往往聽到放送,居民會傾巢而出,攤販笑得開懷,如果不想要自己的攤車無人光顧,記得進廟添點香油錢,使用廟宇的廣播系統,在這裏不流行網路行銷,廣播就是最好的宣傳,操著一口道地的台語,大聲提醒居民們廟前有各種好東西,錯過可惜、逾時不候!(註:文蛤本地稱為粉搖阿,是在地名產)
常走在嘉南濱海的人,或許看過村落邊會有著一座座不到一人高的小廟,戍守在不同角落,守護著庄內的和平,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五營」信仰,即是由東西南北及居中調度的五位神軍將帥,固守中央大廟並護佑村落居民,類似古代皇城四方守衛軍與近身護衛隊概念,但是好美里的五營有別於其他地區,長得非常高,據耆老說明,是因為好美自古靠海,特別架高的五營就如同燈塔一樣,提供這些將士遼闊的視野,掌握海上來犯海盗的動靜,如有敵人來犯即可迅速出擊。
所謂角頭廟,不是黑道大哥經營的廟宇啦!其實是王爺信仰內五營的延伸,在好美里,自古就由村內不同姓氏的宗族,亦即各個角頭,去負責不同間角頭廟的祀典事宜,但其實四間廟算是太聖宮的分公司,原就為一體,共同護佑著村落的居民,所以可以看到不同廟宇神明在歲時科儀時,大廟及各角頭廟神明,均會互相拜會作客,情意相挺,是很特殊的神明間交誼場景喔。
別看好美里地處偏遠,就很不方便,其實每天都會有村落行動車,載著村民一日所需到來,從蔬菜、肉類、水產,到一條根、五金百貨,甚至眼鏡、盆栽、可以說是只要搬得上車的,都能夠送到廟前供大家採購,居民提醒著說,買東西要謹記,聽到廣播,就要趕緊出門了,畢竟這些商店是長著腿的,跟偶像一樣需要到處巡迴演出,千萬不要慢條斯理的,到時看著車尾燈扼腕,是會後悔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