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陳明飛校長(中)、曾育民副校長(左三)、陳良瑞副校長(右二)、本計畫主持團隊師長、與臺南大學師長、臺中教育大學師長及8所合作學校校長、主任簽約儀式合影。
為落實教育平權與大學社會責任精神,本校「白沙×共好 偏鄉教育服務與研究推廣」計畫團隊,於114年9月4日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及來自彰化縣、雲林縣與臺南市的8所偏鄉學校舉行合作簽約儀式,正式成立「白沙優質教育聯盟」,共同推動偏鄉教育服務、課程協作與教育研究實踐。根據何俊青(2017)指出,相較於先進國家,臺灣偏鄉並非教育資源不足,而是資源分配不均。硬體資源已逐步充實,但人力資源仍顯不足,尤其偏鄉學校與弱勢學生更亟需外部人力挹注,以強化教育支持與學生競爭力。因此,本校計畫團隊於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第四期第一年中,攜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及國立臺南大學共同培訓師資生,深入彰化縣田中高中、二林高中、萬興國中與大城國中,雲林縣二崙國中、馬光國中、飛沙國中,以及臺南市北門區北門國小等8所學校,進行教育服務與多元課程活動,實際回應偏鄉教育現場對人力與教學的迫切需求。
本計畫由本校特殊教育學系賴翠媛教授擔任主持人,計畫成員包括林千惠教授、師資培育中心陳怡慧主任、王妙媛教授及張誌原教授,團隊結合師資專業與實務經驗,強調師資生與在地學校共學共作,深化教育實踐。本期計畫以「探究力」、「生涯力」、「數位力」與「融合力」為四大服務主軸,延續前期暑期服務營隊成果,並拓展至學期中教學協力與教師增能方案。其中,數位力持續與馬光國中、飛沙國中及萬興國中合作,透過線上教學支援強化學生課業能力;同時亦規劃實體的偏鄉教師增能研習活動,協助第一線教師提升教學策略與專業知能。除了深化既有合作學校的服務基礎,本校亦進一步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合作支援雲林縣二崙國中,並與國立臺南大學攜手進入臺南市北門區北門國小,透過多校協力,建構起跨區域的教育支持網絡,擴大USR計畫的實質影響力。
本校作為我國中等教育師資的重要培育搖籃,長期深耕教育領域,秉持「師範立校」的初衷,持續推動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實踐。本次計畫不僅深化大學與在地社群的連結,更回應偏鄉教育現場的實際需求,展現本校在師資培育、教學創新及社會關懷上的堅定承諾。未來,計畫團隊將持續整合多方資源,擴大服務範圍,期望透過人力挹注與課程創新,不僅培育偏鄉學童的核心素養,也同步提升師資生的實務教學與輔導能力,落實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教育理念,朝向「自發、互動、共好」的教育願景穩健邁進。(師資培育中心)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處陳芃欣組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國立臺南大學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計畫主持人歐陽誾教授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彰化縣立二林高中黃洲海校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彰化縣立田中高中張淑女校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彰化縣立大城國中趙士瑩校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彰化縣立萬興國中宋雲卿校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雲林縣立馬光國中曾麗珠校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雲林縣立飛沙國中陳昭龍校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雲林縣立二崙國中楊靜玫組長簽約合影。
本校陳明飛校長與臺南市立北門國小李宜學校長簽約合影。
與本活動相對應之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