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增進師資生專業教學知能、落實師資生的實務教學能力為目的,聚焦在強化區域資源整合,提升偏鄉教育品質,招募彰化縣、雲林縣之偏鄉學校以及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嘉義大學等師資培育大學,共同組成「白沙優質教育聯盟」,透過本計畫為各校挹注教育資源,服務偏鄉弱勢學生,使其獲得更好的學習機會與教育資源。經多次會議並親訪合作學校深入研討,偏鄉弱勢生所遭遇的困難,包括學習落差、數位落差及生涯適應,故本計畫主軸將以提升偏鄉學生探究力、數位力及生涯力,以及提升偏鄉教師融合力為主,分述如下:
主軸一:深耕教學 — 創新師培教育實踐、共植志業良師種子
有鑑於城鄉落差,偏鄉師資嚴重不足,本計畫將集合彰化師大各學系及師資培育中心組成「白沙深耕教育實踐團隊」,提供教學專業知能與實作課程,招募有心從事偏鄉教育的在校生選修,修畢後授予認證。運用診斷、篩選分流、適性教學配套三步驟輔導學校,協助低成就學生精進基本學力。另亦邀請大學教授、國中校長和學科輔導團教師擔任諮詢顧問,協助推動在地教學實踐。
主軸二:數位培力 — 創課展能科技應用、提升學子資訊素養
擬結合本校之資訊專長教師,開設跨領域服務學習課程,聚焦在「資訊科技」議題,因應12年國教課綱科技領域之發展,與在地國中資訊教育需求連結以解決資源短缺問題,帶領學生共同沉浸在翻轉教學中營造出學習資訊科技的樂趣,讓師資生能夠發揮所學並運用網路科技,透過「數位學伴」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協助提升偏遠地區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促進城鄉學習機會均等。
主軸三:展翅遠颺 — 跨域整合適性輔導、生涯零接縫轉銜
旨在提供偏鄉合作學校應屆畢業生藉由生涯教育與轉銜輔導及服務,完成升學高中職的「個人未來規劃」(Personal-Future Planning,PFP),最終目的在協助弱勢學生就未來就讀高中職教育階段的眾多升學選項,儘早完成適性學習的生涯定向及零接縫的升學轉銜規劃。
主軸四:融合教育 — 引導融合教育實踐、特教增能體驗
透過跨校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合作,研發融合教育教材,並辦理融合教育增能研習與暑期營隊特教體驗活動,提供偏鄉教師特教教學能力的增能管道,同時引導一般學生接納特教學生,達成偏鄉學校實施融合教育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