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SQ(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為 Pfeiffer 教授於1975年所研發之簡短認知功能篩檢工具,旨在提供臨床醫療人員於社區、住院或長期照護機構中,快速評估高齡者的認知狀態(1)。此工具設計簡潔,操作容易,廣泛應用於老年醫學、神經學、精神醫學及流行病學研究等多種領域,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與實用性。
SPMSQ共包含10個簡短問題,涵蓋高齡者常見受影響的認知領域,包括:定向感(如日期、地點、年齡)、即時記憶(如電話號碼)、一般知識(如總統姓名)與簡單計算能力(1)。每一題皆有標準化答案,根據受試者的錯答數量進行評分,錯誤1至2題視為輕度認知損傷,3至4題為中度,錯誤5題以上則表示重度認知障礙。然而,為避免教育程度與文化差異對結果造成影響,Pfeiffer建議針對接受教育未滿小學程度者可容許額外一題錯誤,而教育程度超過大學者則應減少一題錯誤的容忍範圍(1)。
相較於其他認知評估工具,如 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或 MoCA(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SPMSQ所需施測時間更短,約5分鐘內可完成,特別適合於初步篩檢、臥床或無法長時間配合測驗的患者使用(2,3)。此外,其高可攜性及對施測人員訓練要求較低,使其成為初級照護場域與大型社區調查的理想工具(2)。
在臨床應用上,SPMSQ常被用於住院高齡病人的入院初評,協助鑑別失智症(dementia)、譫妄(delirium)或其他影響認知功能之急性病理狀態(4)。其亦可作為長期追蹤工具,觀察個體認知功能的變化趨勢。多項研究指出,SPMSQ在偵測高齡者認知功能障礙方面具有良好的敏感度與特異度,對於早期發現失智症具臨床價值(3,5)。若配合其他功能性或心理評估工具(如IADL、GDS)使用,能更全面掌握老年人的整體功能狀態。
儘管SPMSQ具備多項優勢,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其內容較為簡化,難以深入鑑別不同型態的認知障礙,對於早期、輕度失智症可能不具足夠敏感度,亦無法評估語言、視空間或執行功能等複雜認知構面(4,5)。因此,當SPMSQ結果異常時,仍建議進一步轉介至神經心理專科,接受更完整的評估。
總結而言,SPMSQ為一項經濟、快速且具實證支持的認知篩檢工具,特別適合於初級照護、社區篩檢及高齡照護機構中使用。在面對高齡化社會與認知退化疾病盛行率日增的情境下,SPMSQ的應用有助於早期識別高風險個體,促進及早介入與照護規劃,對於提升整體老年醫療照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Pfeiffer E. A 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organic brain deficit in elderly patients. J Am Geriatr Soc. 1975 Oct;23(10):433–41.
Fillenbaum GG, Smyer MA. The developm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ARS multidimensional functional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J Gerontol. 1981 Jul;36(4):428–34.
Tang WK, Lau CG, Mok V, Ungvari GS, Wong KS. Screening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using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3 Sep;18(9):829–32.
Lorentz WJ, Scanlan JM, Borson S. Brief screening tests for dementia. Can J Psychiatry. 2002 Nov;47(8):723–33.
Hardenacke K, Kaesberg S, Bringmann G, et al. Screening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comparison of the 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 (SPMSQ) and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 2018;31(6):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