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單是量的增加,質的提升更為關鍵。學校團隊除了透過日常時序的閱讀規劃外,亦在校訂課程中,獨立系統規劃各年級學生閱讀策略,融入各領域教學中,並指導孩子善用圖書館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此外,引進專家學者與導師協同,發展「閱讀越有趣」校訂特色課程;進而結合在地資源,建構多元樂趣化的套裝學習課程,培養閱讀素養能力。
一、閱讀教學計畫、執行及檢核之品質
(一) 閱讀越有力A:閱讀關鍵力扎根
學校利用閱讀工作坊及教學研究會,擬定各年級閱讀策略發展,並將其納入校訂課程,希望藉由獨立10節閱讀策略課程,幫助孩子快速掌握閱讀關鍵能力,進而讓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也能進行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紮根師生閱讀素養。
(二) 閱讀越有力 B:圖書館資源利用教育之規劃及執行
閱讀教學團隊根據臺師大圖資利用教育綱要,分階段實施一至六年級圖資利用課程,培養學生善用圖書館相關資源,進行資訊檢索、判讀和統整,涵養數位時代的生活能力。
(三)閱讀越有趣:特色閱讀課程
108 課綱強化閱讀素養,孩子不僅愛閱讀,更要能從閱讀中建構出有意義的學習。因此學校打破正規課程時數的限制,引進專家與老師協同合作,利用每週一節或隔週兩節方式,打造閱讀越有趣校訂特色課程,讓閱讀教學更專業有趣。
(四) 明禮上學趣A:閱讀行事曆,透過日常動態修正閱讀執行。
閱讀創意動起來,為讓孩子親近書籍及館藏資源,除了班級例行閱讀活動外,配合節慶和學校行事,明禮團隊在學期中常舉辦各項閱讀推廣活動,吸引學生興趣,提升閱讀動機。
(五) 明禮上學趣B:閱讀策略融入各領域教學之規劃及執行
以部定課程為根基,將閱讀理解策略融入各學習領域,協助學生建構領域基本學科知識,理解所學,同時設計加深加廣的學習範疇連結跨域閱讀課程,厚植 學生的基本學習力。
以「漫遊花蓮城」在地走讀深化閱讀素養課程,結合綜合、社會、自然、藝術、電腦等跨領域,進行多元文本閱讀,認識在地環境、歷史、產業、生態與公共藝術,並蒐集資料繪製主題地圖,走讀社區訪問耆老,訓練學生提問、組織、解說、專題報告的口語能力。
(一) 漫遊花蓮城課程大綱
(二) 課程執行模式
跨領域課程:以三年級美崙溪日記課程為例 :
我們積極引進各種資源推動戶外探索教育,運用六 E 教學模式 ~ 參與、討論、實際手作、深化探索、達到對主題完整性的理解與融會貫通。明禮教師們深深認同,走出戶外的學習,不僅能驗證輔助課室知識的學習外,更可增進學生的創造力、思考力、溝通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美感 能力及人際關係。所以我們希望以體驗式學習為核心的戶外教育成為孩子學習的一種風景。
(一) 探索教育課程大綱
(二) 課程執行 : 運用六 E 教學模式 ( 鯉魚潭單車遊~二天一夜腳踏車自主學習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