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

MLA計畫

∣ 關於MLA ∣

MLA指的是一套館舍運作的體系,強調博物館(Museums)、圖書館(Libraries)與檔案館(Archives)如何從原有保存、傳承、推廣世代記憶的使命與專業,進一步就其功能及工作方法與學校、社區、文史單位等合作,創造更多效應。其中,國家級博物館尤其負有責任,不僅要成為區域及研究領域的知識中心,也帶動鄰近館舍及地方文化空間共同發展,一起豐富地方學的保存、展示及學習。

合作雙方參與及陪伴彼此的共事過程與成果,不僅有助於強化地方文史研究能量、凝聚社區意識,也能提升博物館核心知能及公共性。透過此一博物館系統,不僅培養更多人親近博物館的經驗,也與大眾共同分享在地知識的產出及運用,更重要的是發展成為建構公民社會的文化資源,厚植台灣文化力。

簡單來說,MLA的精神就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過程中,讓大家共同朝著期待的方向前進。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MLA 計畫 ∣

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執行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由助理研究員林頌恩與專案助理邱健維,於2017年至2019年間,以「原住民記憶共感」為目的,透過探詢「在地知識」的歷程中,逐步形成博物館、原住民文物館、部落與地方策展的人「夥伴關係」網絡,透過展覽、工作坊與教育推廣三個不同的途徑,在屏東、花蓮與臺東三地作為基地,舉凡:戶口名簿、織布工藝、傳統技藝、遷徙歷史、考古遺址、集體記憶、在地詮釋的研討會、到校教育推廣以及地方文物館協力策展等形式,嘗試透過不同途徑的方式,延續史前館長期深耕地方能量,結合博物館能量與專業,練習與各地夥伴共同從在地知識系統出發,發現屬於地方獨有價值。 包含:歸途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崁頂百年.憶起回家-崁頂百年展與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等。

夥伴關係

當臺灣社會逐步從專制步向民主時代,過去由上而下的治理模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民主意識的抬頭,在社區營造的脈絡之下,訴求也漸漸成為由地方力量決定地方事務與發展的型態,一部分甚至抗拒所有公部門的協力與支持,MLA計畫執行期間,想嘗試從起初的上對下關係,到近期的下對上型態,逐步嘗試在互為主體性的夥伴關係,練習並調整,以一起的模式走一段屬於彼此的道路。

在地知識

【精粹於日常,深耕於生活】

「在地知識或許不一定能當飯吃,但卻能告訴你如何煮一碗好飯。」

在地知識累積於生活經驗,背後蘊含著居民長期與環境、土地、生活型態與族群互動的模式,在地知識更可以說是集體記憶與技藝的載體。所謂的在地並不單指行政區域所畫設出的範圍,在地更廣泛的包含血緣、信仰以及認同等複合因素而形成的邊界與範疇,生活不單單僅是個體的存在,而是建構在相互的互動關係,這其中也包含隨之產生的歷史、工藝、知識系統與信仰等等。在國家與政府各部會也因著政府施政方向的轉變,紛紛提出地方創生、地域振興、社區營造等等相對應的策略與各項計畫的當代,這些東西的本質,或許我們更應該重新思考的是:在地知識的價值,地方的魅力奠定在於地方知識系統的積累,這些積累的背後,反映著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與人及自然之間的重要鏈結。

在地知識或許無法立即的解決所有地方上的問題,但在地知識卻可能透過轉譯,成為地方發展中另一種更貼合地方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