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校園後應辦理的重要事項如下。開學前需完成之事項亦可參考學校系上寄出信件之To-do list以及完成ISO的Pre-Arrival Checklist (尤其是Arrival at MIT那段)。
也請不要忘記跟我們MIT ROCSA聯絡,以及加入我們的FB社團與關注我們的IG。
若在此地護照等文件遺失,可以聯絡臺灣駐波士頓海外事務由TECO負責,請多多利用。
Step 1 | 宿舍安頓 / 網路設定
如果有抽到宿舍,即可向宿舍管理室索取鑰匙,將網路線插上電腦(基本上整個MIT校區皆有無線網路可使用)登錄基本資料後,即可使用網路與外界聯繫。
學校重大活動、放假可經由MIT Calendar查詢。
至MIT WebSIS查詢自註冊選課狀況並填寫基本通訊資料。
8/21/2025 以前完成Pre-registeration
9/3/2025 開學
MIT校園複雜,請參考MIT地圖找尋要去的地方。
MIT校園內都有無線網路(MIT),使用MIT的各項資源需要MIT Kerberos account,建議到達MIT 前先上網申請account並設定email address,並在你的電腦上面安裝網路憑證,才能正確的用MIT的網路身分來使用學校的各項資源。設定憑證細節請到MIT IST(Personal certificate)。
若 未 分 配 到 宿 舍 , 可 以 到 Graduate Student Housing Office (E19-429)詢問機會有多大,有多少人排在你前面。開學後依然有可能分配到宿舍,只要努力爭取,一定可以找到校內宿舍。
如果要找Off-campus housing,應注意在MIT 校內或報紙張貼的廣告。Off Campus HousingOffice (E19-429)有附近房屋出租的資料及全套的協助程序,並免費供應學校及鄰近地區地圖。已抽到住宿者可與校方連絡要求提早起住、或確定起住日期。需暫住幾天找房子者請及早與同學會聯絡,同學會可以協助安排暫住的地點。
Step 2 | ISO報到
進行ISO Online Check-In 完成報到手續,並參加MIT Graduate Student Orientation(必須參加)。
到MIT 後的任何正式入學步驟都必須在參加完Grad Student Orientation之後才可以進行。內容多半是介紹學校,以及解釋國際學生的身份問題,包括簽證、就學期間出入美國注意事項、申請社會安全號碼等等。對於已經確定有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ship)、助教(Teaching assistantship)或將來有可能會拿到這些職缺的同學,必須特別留意申請社會安全號碼的訊息。
Step 3 | 領取MIT ID
至MIT Card Office in the Atlas Service Center (E17-106) 領取實體MIT ID及拍大頭照(會現場拍或可以提前線上提交電子檔);另外,也有Digital MIT ID的選項 (可以很帥氣的用手機/手錶當門禁卡),更多詳情見官方指南。
MIT ID 實體卡三大功能:
門禁卡與圖書證
MBTA CharlieCard (搭公車或捷運,不過現在都可以直接用信用卡刷卡了)
MIT TechCASH卡 (可以存錢在TechCASH帳戶,使用於校內與合作商店消費)
Step 4 | 系上報到
問明如何註冊。向系上詢問如何與academic advisor會面,academic advisor 會協助你安排到MIT 後第一個學期的課程。若在拿到入學許可時便已經知道指導教授,則可以先行拜訪,以便早日進入狀況。
Step 5 | 銀行開戶
到銀行開戶後,方便把全身家當存進去,不用背著現金提心吊膽了,也方便人匯款給你與在美國的消費(美國消費幾乎都是刷卡,只有ChinaTown會需要現金)。另外,系上的獎學金/生活津貼都需要美國帳戶作收款帳戶,提早在開學前準備好是很重要的!
Step 6 | 申請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
申請細節詳情這份文件
準備下列文件申請SSN
護照
I-20/DS-2019
I-94(出入境紀錄)
MIT SSN support letter
MIT admission offer
SS-5(SSN申請表)
辦好 SSN 之後,記得通知銀行累積credit。取得SSN之後即可申請更多不同種類信用卡。SSN與支薪與報稅息息相關,是非常重要的personal identity。但他不是身份證明文件,切忌不要攜帶在身上以免遺失。另外辦好SSN之後,必須通知辦理信用卡的銀行,才會開始累積credit。
備註:SSN有可能申請沒通過,但是Social Security Office並不會主動告知,所以如果過了太久還沒收到的話也要自己過去Alewife的office問(申請的時候會拿到收據,代辦的人會告訴你大概多久後會收到)。
Step 7 | 購買急需日用品
如床單、被單、枕頭、浴簾及掛勾有些宿舍沒有附(Eastgate、Westgate沒有附;Ashdown、Sid-Pac有附),家具日用品可以在Target買,吃的喝的可以在Hmart、Trader Joes、Whole Food購買。
亦可使用Amazon Prime,學生可申請六個月試用。下單後兩天包裹就會送達。
Step 8 | 申辦手機門號
申請美國門號有幾種選擇
傳統三大電信商:Verizon、AT&T、T-mobile
新興虛擬電信商(借用基地台):Mint、Google Fi、H2O、Visible
現在許多電信業者都會提供esim功能,不過缺點都是需要在美國境內才能開通,建議可以在飛機落地時,利用機場Wifi開通。新興的虛擬電信商通常價格會比較便宜,但因為是借用傳統電信商的基地台,所以網速在人多時有可能會很慢。傳統的電信商訊號通常比較穩定,但價格就是比較高。
傳統電信商方案主要有兩種選擇
自己使用:prepaid plan(可參考AT&T prepaid plan),需要預繳後才能使用。
多人共享:family plan(可參考AT&T Wireless plan),跟台灣一樣用完才付款。
虛擬電信上就沒有特別分類,都是需要預繳,可以參考
另外跟台灣很不一樣的點是,我們買的上網量不見得可以拿來當熱點使用,這點在買方案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
MIT ISO辦公室提供免費的Mint Mobile實體sim (好處是不用簽約, 購買方案可以從3個月、6個月到一年任選),可以選擇提前在台灣用網路申請(申請傳送門),ISO會寄過去,或是親自到ISO領取實體sim卡。
如果一開始因為想省錢於是買了虛擬電信方案,但後來發現網路很卡,氣到想攜碼到傳統電信,要注意電信商會為了讓你不要離開把攜碼程序搞得很困難,所以如果可以的話一開始選擇好就盡量不要換了!
(Patty murmur:找了超過十次克服,被兩邊電信踢皮球到差點把電話號碼搞丟,親身血淚教訓啊QQ)
Step 9 | MIT Police
請將MIT Police的緊急電話(617) 253-1212加入通訊錄,24/7專線。
Step 10 | Orientation
參加系上、GSC、ISO(一定要去)舉辦的orientation活動。細節與必要性可詢問該系學長姐。
Step 11 | 英文測驗
所有PhD學生應該都會被系上通知參加English evaluation test。但其實並非強迫參加,可當作考托福練習,也可找系上直接waive掉。語言中心會依照測驗結果推薦是否該上語言課(非強迫,可裝死?)。可當作自己英文程度的參考。
Step 12 | TechCASH儲值(optional)
TechCASH為MIT ID綁定之預付服務。儲值後可直接用MIT ID在校園內消費,也可在宿舍洗衣烘衣。有些校外店家,如H-mart,也可使用TechCASH。同學可在線上或Atlas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