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位於 Cambridge,距離 Boston 只有一橋之隔,都市生活機能方便。絕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都可以在這裡買到,不用太過擔心。不過 Boston 的物價在比較之下均較臺灣貴,因此在不超出航空公司限重之下請盡量帶必需品,其他可在此地購買。
一般而言,屬高消費項目如名牌服飾、高級汽車、音響等較臺灣便宜。中級消費品如家電、服飾、電腦等則與臺灣相若。至於一般生活日常所需如自助餐廳、日常用品、食品及大眾交通等則較臺灣略貴。
以下列出建議攜帶物品,希望能讓各位剛來美國的生活更順利。
文件
必備(請放在隨身行李!!!!)
護照
美國簽證(F1/J1)
I-20 for F1 / DS-2019 or IAP-66 for J1
SEVIS 繳費證明
錄取通知書
健康檢查記錄
建議攜帶
英文畢業證書
銀行財力證明(一年生活費)或獎學金證明(錄取offer也可以)
台灣駕照(不用換國際駕照,也不用申請無肇事紀錄,沒有用^^)
重要的必備文件影本
選擇攜帶
二吋照
學生證和駕照會當場照相,可能用到照片的場合是辦他國簽證的時候,不過通常會要求半年內的照片,因此可自行斟酌是否攜帶。這裡也有提供照相的服務,或是可自行拍照再拿去沖洗。
國際學生證
對於一些有年齡限制的場所liquor stores, bars, or clubs,可代替護照作為photo ID,不過要注意有效期限
Photo ID亦可從台灣駕照換取麻州駕照而取得
英文歷年成績單
若來學校仍需進行 interview(TA/RA),可考慮攜帶。
中南美洲簽證
目前加拿大和歐洲已免簽,可先辦好前往中南美洲的簽證,有長假不妨計畫飛往各地度假
現金 / 旅行支票
建議新生能夠先帶超過一個月的生活費,因為即使有獎學金,也是在月底才會收到。初到美國,需要添購一些生活用品,花費會較高。一般建議至少帶$4000(房租一個月約$1600-2000,每餐外食至少$20),若是住在沒有附傢具的宿舍或在外租屋的新生,需再多帶一些購買家俱的錢。如有更大筆的金額要攜帶,建議用旅行支票的形式攜帶,抵達當日或隔日可以至學校的銀行開戶存入。旅行支票需雙簽名,在台灣先簽好第一次簽名,來美國存入同時簽上第二次簽名支票才有效力,因此較為安全,且遺失可補發(請留好旅支的收據,上有支票號碼)。
待美國戶頭開啟,即可請家人幫忙電匯 (校園附近較容易辦理MIT FCU 和 Bank of America,兩間銀行國際轉帳方式有點差異),僅需要注意台灣銀行端、國際轉帳機構以及美國銀行端都需要收取手續費,單次大約30美金左右(算次數不是算趴數)。
需注意美國入關時現金超過$10000須申報,否則海關有權利可把現金沒收。
食
建議攜帶
小湯匙(喝湯用 讚)
大湯勺(這裡的大湯勺都盛不了什麼湯QQ)
分裝用塑膠袋(超好用)
三合一開罐器
體積小、密度大、單位價格高、台灣才好買得到的食品,比如鹿谷凍頂烏龍茶、烏魚子、XO醬等等來價值最高化行李空間 (Stanley)
選擇攜帶
電鍋(美國都買得到,但價格高,或者承接學長姐的電鍋嘿嘿)
菜刀
水果刀
廚房小用具(電鍋夾、蒸架之類的)
削皮刀
美國買不到的乾糧(來之前可以上Weee看看想要的東西在上面有沒有賣)
衣
Boston 位於美國東北角,冬季長達半年(11 月至次年 4 月)、春 5-6 月、秋 9-10 月。 春秋兩季清爽宜人,冬季酷寒,時常強風(新竹人認證的強風)及下雪,所以手套、圍巾、雪衣、防水保暖的雪地用鞋等均不可或缺(這些裝備皆可到此後再購置,行李很滿了可以不)。夏季(約 7-8 月)與臺灣相近,溫度高, 氣候比臺灣乾燥(一點,跟美國其他地方比很濕)。出發前記得查詢天氣預報。
建議攜帶
正式服裝至少一套(sloan 必備)
美國有些正式活動或是場合會要求穿正式服裝,配偶也建議攜帶。參加gala或conference時可用。
內衣褲 & 襪子
建議可攜帶一星期的量。
其他服裝
依個人喜好,若習慣穿日系或其他非美系的衣服可多帶,但波士頓其實有Muji跟Uniqlo不過很貴。 值得一提的是,在麻州一般的衣服、鞋子、襪子、床單、被單等等紡織品是免銷售稅的, 若要撿便宜的話,建議開車到距離 Boston 一小時車程的 Wrentham Outlet,會便宜許多。
保暖衣物
可帶台灣現有最厚的的外套、圍巾、帽子、手套、耳罩,大概可以度過這裡的秋天和初冬。至於 寒冬的保暖衣物,可來美國再行購買(black Friday)。不需在台灣另行購買。
不用帶發熱衣!!不用帶發熱衣!!不用帶發熱衣!!冬天室內都很熱,穿發熱衣會熱死。洋蔥式穿法超爛
眼鏡
建議多帶一付備用眼鏡。
如果平常習慣佩戴隱形眼鏡(尤其是長戴型的),建議多帶日拋兩盒預備,然後美國的生理食鹽水偏貴,如果有習慣用的隱形眼鏡清潔液也可以考慮從臺灣帶(但是如果沒那麼挑的話,Costco一次買三罐也沒有到非常貴)。
拖鞋
美國比較常賣室內毛脫鞋,建議可攜帶一雙好穿的拖鞋 or 夾腳拖鞋。尤其是塑膠的,請出國前去寶雅買,否則在這邊直接價格台幣變美金。
選擇攜帶
太陽眼鏡
泳衣
住
建議攜帶
盥洗用品旅行組(抵達當日可用,之後在國內旅行也很好用)
指甲刀
抽取式衛生紙(這邊買很貴,放在桌上很好用!!)
小包面紙(美國買不太到台灣那種小包面紙,可依個人需求攜帶)
衛生棉(這邊買很貴)
多功能瑞士刀
針線包(緊急需要修補衣物很好用)
捲尺(剛到的時候買傢俱時,丈量尺寸超重要)
髮捲
選擇攜帶
電動刮鬍刀
吹風機 / 電棒 / 直板夾
洗衣保護袋
眼鏡用小螺絲起子 + 小螺絲(實用!眼鏡螺絲鬆脫或遺失,可自行修理)
棉被、床單、枕頭、枕頭套
即使有附家俱的宿舍也沒有附棉被、床單、枕頭、枕頭套,可考慮在美國買或從台灣帶來。另外,抵達的第一天,即使有附家具的宿舍,因床鋪可能不完全乾淨,故建議攜帶薄毛毯或大毛巾。至於在外租屋或住在沒附傢具的宿舍〈Edgerton/Eastgate/Westgate〉的新生,初到的當晚沒有床鋪,需暫時打地鋪。
保養品 & 化妝品
若習慣用日系或其他非美系的保養品、化妝品或洗面乳,可從台灣攜帶。而 Body shop、Origin、Kiehl‟s、Clinique 等美國產品都比臺灣便宜許多。另外,Boston 冬季乾燥,皮膚、嘴唇容易乾裂不舒服,建議注意保濕。
化妝棉(這邊很難買到台灣那種不織布的化妝棉)
起子、扳手、老虎鉗、鎯頭等工具(宿舍有提供借用服務,若居住在外面的新生可以考慮攜帶)
吸油面紙
睡袋
書籍文具
原子筆
美國原子筆很粗,跟東方人的習慣不同。 不過這裡有無印良品跟日本超市其實還是買得到日本文具。(Vivian murmur: 美國的原子筆很粗是因為寫英文的話真的粗的比較好寫,如果對於文具超有堅持aka只用特定磅數跟鋼筆的人,哈佛那邊有Bob Slate Stationer 有大部分的高級文具,網路上有 JetPens (https://www.jetpens.com/) )
立可白 or 立可帶(美國人沒有在用立可帶,所以如果你有堅持的話,一定要帶,很多)
工程計算機 (美國買很貴)
平常可能可以用線上或是電腦計算機,不過有些科系的資格考需要用到。
筆記紙 & 筆記夾
若需要 26 孔紙和筆記夾,可依個人需求攜帶。美國是用 3 孔的筆記夾和筆記紙,而且紙張較薄。(Vivian murmur: 我之前是扛過超多筆記紙來美國的人,後來我發現其實只要用鈔能力要的文具還是可以買到。現在這個年代手寫筆記的人也不多了,行李超重費比較貴,請自行斟酌。)
自動筆 & 筆芯 & 橡皮擦 L 型文件夾(L夾真的超級難找,拜託大家自己帶。)
釘書機 & 釘書針(台灣買的那種迷你型有點難找,可以帶)
剪刀(切記必須放在拖運行李,不可隨身帶著)
剛抵達時購買生活用品很多會需要剪刀拆封。 另可攜帶剪布用剪刀(修改衣服用)。
封箱膠帶(美國一卷$5)
雙面膠 (美國買不到台灣那種可以撕開的)
美工刀(切記必須放在拖運行李,不可隨身帶著)
前人留下來的建議但2025年的我們可能不用了:
課本 & 之前上課筆記
舊的教科書和筆記幫助復習和銜接課程,若可預先知道之後上課用書,也建議先在台灣購買國際版的課本(美國版的課本通常較貴)(另外,國際版和美國版可能會有小差異,使用時需要稍微對照一下)。書籍若太過笨重可考慮從臺灣郵寄,臺灣買不到的教科書可至 www.amazon.com 或是 Ebay 訂購二手書。MIT COOP 有大部分課本(新書與二手都有,不過價格都偏貴)
巨擘書局: http://apex.tnjc.edu.tw
Quantum bookstore: http://www.quantumbooks.com
電子通訊產品
筆記型電腦
美國買的好處:保固和價錢較便宜。
隨身碟 / 隨身硬碟
多國插座轉接頭
台灣跟美國電壓一樣,電器都可以通用,但如果參加的 conference 在歐洲或其他國家,可能會需要用到。
網路線 / HDMI cable / 延長線
美國各式電腦線材十分昂貴,請盡量從台灣帶來,尤其是網路線。
延長線可以多帶幾條,最好是那種每個插座都有開關的,佈置房間的時候可以有更多靈活度。
各式電器的充電器 & 電源線
電器配件在美國當地購買約是臺灣的 5 到 10 倍價錢,請盡量從台灣帶來。
其他
建議攜帶
感冒藥品
感冒藥請帶足分量(可向家庭醫生詢問),伏冒熱飲可依需求攜帶。(這裡的中國超市可以買得到枇杷膏)
美國的所有成藥劑量都很重,亞洲人通常不太習慣,建議自己準備習慣的藥品。
跌打損傷/扭傷藥布
生理期經痛藥(強推改源IB!!)
外傷藥
暈車藥
耐強風的雨傘(Patty murmur:在新竹存活下來的兩把傘到這都壞了QQ)
推雨傘王的雨傘目前都沒吹壞 (Stanley)
選擇攜帶
常用保健食品(但美國買其實很便宜)
高蛋白飲品(台灣的口味多也比較好喝)
好吃的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