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菩提导航” > 五处用心> 交流> 修学管理,做好“态度”与“方法”的管理,开始小组交流计时。
三称本师佛号及大乘皈敬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端身正坐,收摄身心,恭听《慈经》。
轮值主持人(辅助员或小组长提前排好轮值)5分钟概述本课法义要点,新班前三周可由辅助员示范带教。
轮值主持人依据辅助材料主持小组交流讨论
“想一想”:逐题分享讨论,本环节共计40到50分钟。
“辨一辨”:逐题分享讨论,本环节40到50分钟。
“用一用”:逐题分享讨论,本环节20到30分钟。
交流讨论环节由每位学员按题目顺序轮流主分享,主分享3-5分钟,其他学员补充分享不超过3分钟,没有补充分享也可以不分享。
有专人计时,把控好时间。
当有人分享严重跑题或超时,辅助员(或小组长、轮值主持人)要帮助其回到主题。
辅助员跟组前期,每个问题,辅助员最好有示范性分享。如果大家分享比较全面,也可以不分享。
每位学员简短分享自己的赞一赞
修习四无量心及回向。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打开菩提导航> 交流> 结束,做好本次交流打卡,并阅读心理提示,完成心理积累、心理检测。(本环节在修学第16课《菩提导航攻略》后实施。)
打开 “菩提导航” - 五处用心 - 交流 - 修学管理,做好“态度”与“方法”的管理,开始班级交流计时。
三称本师佛号及大乘皈敬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端身正坐,收摄身心,恭听《慈经》。
主持人法义回顾及概述(10 分钟 – 3+7:3分钟上周内容回顾,7分钟本周法义梳理)。
交流讨论:
学员分享心得,提出疑问;
辅助员示范分享(仅同喜班前三个月);
平等交流;
辅导员总结分享。
读诵《健康生活五大信念》(仅同喜班)。
布置下周交流内容及班委通知等。
修习四无量心。
修习四无量心及回向。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播放《处世梵》音乐版/ 合唱版
打开“菩提导航” - 结束计时,打卡,阅读“心理提示”,完成“心理积累”“心理检测”。
注:交流时长2-2.5 小时
三称本师佛号及大乘皈敬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健康生活五大信念
第一 不杀生:认识到生命毁灭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培养悲心,学习各种方法保护人、动物、植物的生命。我决心不杀生,不教人杀,在思想上和生活中不宽恕自己的任何一种杀生行为,同时也不随喜任何人的杀生行为。
第二 不偷盗:认识到由剥削、压迫、偷盗和社会的不公正等等现象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培养慈心,学习各种方法,为人、动物和植物的良好生存状态而努力工作。我发誓,通过与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分享我的时间、精力和物质财富的方式,来修布施。我决心不偷盗,不将任何属于他人的物品据为己有。我将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但我将阻止以人类的痛苦为代价,或以地球上其他地区人民的痛苦为代价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
第三 不邪淫:认识到由不正当的性关系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培养责任心,并学习维护个体、夫妻、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的方法。我决心不卷入没有爱和长期承诺的性关系中。为了维护我和他人的幸福,我决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承诺。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将做一切事情来保护儿童不受性侵害,防止夫妻关系和各个家庭因不正当的性关系而破裂。
第四 不妄语:认识到由说话心不在焉和没有倾听能力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修习爱语和倾听,给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从而减轻他们的苦恼。明了语言可以创造幸福或制造痛苦,我发誓学习讲实语,讲能够激发人的自信、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的话。我决心不传播不确定的消息、不批评或谴责我没有把握的事情,避免讲会导致分裂或不和的话,或会导致家庭、团体破裂的话。我将尽一切努力来调解和平息所有的矛盾,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矛盾。
第五 不饮酒:认识到由不适当的消费所造成的痛苦,我发誓通过有觉照的饮食和消费,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保持良好的健康,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我发誓只吸收那些对维护我个人、我的家人和社会大众身心健康与和谐有益的东西。我决心不饮酒,不吃有害的食品,不接触不健康的精神产品,比如某些特 定的电视节目、杂志、书、电影及谈话等。我知道,用这些“毒品”来损害我的身心就是背叛了我的祖先、我的父母、我的社会和我的后代。
我将通过修习既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社会的这五戒,使自己心中和社会上的暴力、恐惧、愤怒及混乱状态得到改变。我明白,要改造自我,改造社会,一份合适的戒规是必不可少的。
回向 - 愿修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共处规则】20200805
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社会,需要建立遵纪守法的团体,营造如法、清净、和谐的氛围。现依佛教六和精神,制订如下规则:
第一条 戒和同修
一、践行三级修学和服务大众两套模式,建设以法为中心的修学团队,做到一切有法可依。这些制度既是修学准则,也是做事指南,学员应该努力遵守。
二、依法不依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应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
三、制度是我们走上菩提路的保障,加入三级修学,就意味着对相关制度的认同。所有学员应该真诚、认真、老实地学习并接受两套模式,这是成为合格学员的前提,也是共同修学的基础。
第二条 见和同解
一、三级修学模式是将我们导向智慧,有效避免学佛过程中的偏差。服务大众模式是将我们导向慈悲,从而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二、作为三级修学学员,要认识到两套模式的价值,从它的指导思想到具体内容,都能理解、接受、运用,以此作为修学、做事及待人处世、辨别是非的标准。
三、修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避免个人我执,还要避免团体我执,不得有团体或信仰的优越感,通过无我利他的实践,进一步自觉觉他。
第三条 利和同均
一、保持修学团队的公益性,不涉及任何世俗利益,而是以大众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
二、为学员提供修学的善缘,从同喜、同修到同德,机会一律平等,不分职业地位,不论尊卑高下。
三、为学员提供服务大众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发利他心,积极承担,集资培福,通过做事成就慈悲,避免陷入我执我见和自我优越感。
四、培养乐于分享的意识,自己从佛法受益后,应该主动地与同修交流。因缘成熟时,可善巧地与人分享,使更多人于法受益。
第四条 身和同住
一、学员应当具备团体意识,安住于三级修学和服务模式,保持行动的协调性,不应我行我素。
二、做事有大局观念,了解自己在三级修学中所承担的服务岗位,以及岗位的定位、职能、模式,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何与同修或其他部门步调一致。
三、摆脱身业的不良串习,培养如理如法的行为习惯,具足佛弟子应有的威仪。
第五条 口和无诤
一、支持团队的所有决议,有不同意见,应通过正常渠道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提出,不得私下拉帮结派,引发人我是非。
二、不应非议其他道友的学修情况,或以任何理由诽谤、排挤、取笑他人。
三、保持个人与个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良好沟通,明确彼此关系,在工作中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身口意三业统一到佛法和相关制度上。
四、提倡文明用语,不得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注意心态和语言的调柔,学会以爱语、如实语随喜他人,利益自他。
第六条 意和同悦
一、在思想上,对导师、三级修学和服务大众模式有认同感和感恩心,以精进修学和如法言行维护团队荣誉。
二、将辅导员、义工和同修视为菩提道上的伙伴,珍惜善缘,心怀感恩。
三、认真投入修学,对传灯、慈善等义工行随喜赞叹,积极参与。
六和精神是建立理想团队的大智慧,依此而行,不仅可以建设清净和谐的团队,还能化解我执,增进个人修学。愿大家共同遵守,为觉醒之路保驾护航。
打开“菩提导航” > 五处用心> 定课> 慈经,做好“态度”与“方法”的管理,开始定课计时。
三称本师佛号及大乘皈敬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端身正坐,收摄身心,恭听《慈经》。
修习四无量心及回向。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打开菩提导航> 定课> 结束,做好本次定课打卡,并阅读心理提示,完成心理积累、心理检测。
健康生活五大信念版
八大人觉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