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LL Worth the price?
(Full Time)
(Full Time)
(對於有學費津貼和生活費補貼的人,PCLL只不過係佢地入大firm 做野前既假期。本文只針對在職並且選擇full time PCLL的人為分析群。)
一年制的專業課程,耗資20萬元,加上一年的工資,是40萬起的成本。現今知識普及,加上AI 既協助,專業知識本已不在大學,更何況係陳舊的教學模式。PCLL 呢個課程,你買的不是知識技術,已係人脈和證書。如果係呢一年無法建立connection 或得某大firm 或師傅重用,恭喜你喜獲證書一張,請努力找工作。但一般優秀的學生,早已在LLB 期間建立起connection,甚至有大firm offer,待遇和入讀PCLL才建立connection 可說天壤之別。
雖則如此,大部分人所關心的是PCLL是否很難才能全科pass。很失望的,PCLL不算很難,甚至是容易的一個course,至少比起很多degree level 的courses,它就像一個興趣班。由言及此,先理解一下它的設計(以下主分為兩部分sem 1 和sem 2):
上午的堂為大lecture LG,不會take attendance。部分有recording 可之後看。但不看亦不擔心,價值相當低,除非lecturers 有在堂上提醒考試重點。然而,考試的revision materials & video都會recorded,沒必要上堂。即使如此,全lectures 走掉也不會影響拎distinction 之路。
下午的堂為SG,一般10人一班,部分courses的SG多達10堂起。以往可走堂,但近年已改強制,打斷自修,擾弄學生安排時間。但你不上堂,不是顯得他們白收人工嗎?SG可不是要求你出席這麼簡單,還會有堂課,discussion,你每一個SG都要準備才能避免被問問題時口啞啞。他們認為互動才令學習變得有效,合格的人就更多了。但這不是事實,擁有更加多時間的人,才有好的準備。對合格率從沒影響。那第一個問題是,我如何減少浪費時間?
第一: 取得前人sources。提早知道答案和考核重點,不要浪費在無價值的SG功課。
第二: 取得一份或2-3份的精要ans notes。這份notes 必須是可當成ans 抄下來,可用pastpaper 來測試是否能應對9成以上的問題。
第三: 和能分享materials 的人建立良好關係。
在介紹每個course前,先說一下我的經歷。在開學前已取得過去的materials 和notes,已省去自己做notes 既時間。但sem 1由於不知道考試方式(忽略了研究pastpaper),也過於重視SG 功課,失去了大部分溫書時間。Sem 2 一改方式,先看考試內容,知道要準備什麼,不再準備SG,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sem 2 的PPM。
Sem 1開學初期每天都在打機,Oct後沒有上過任何一堂LG,recording 也沒重溫。自己沒有做過任何notes,靠的是前人材料應對SG的discussion,上堂一直在上網或打機。基本Mon - Thur 的下午就給SG浪費。然而,前期我也有自行做SG的題目,做了很多不明所以的東西,如果能夠一早鑽研pastpaper和ans notes,就不會在考試前亂了陣腳。
即使如此,我還是能以50分合格線的方針完成sem 1。也就是說我沒有好好的上堂溫書,只靠ans notes,就可以copy出合格的分數。在這點PCLL真有價值嗎?沒有,它是一個以practice為基礎的program,但他們教的東西完全不practical。過去我在3間不同類型的firm 工作過,所學到的東西更多更精。關於PCLL想教導的知識,我也是從前人的notes 學習過來,不是HKU為我們準備的東西。可笑的是,他們以為是他們的功勞,他們的東西是頂尖的。哈哈,一份material 十年不變可以有多頂尖?值得收人20萬學費嗎?
其次,在完成12月的Criminal Procedure exam 和PT的midterm 後,去了一星期旅行,聖誕假期也沒有溫習,近白手的狀態只有幾天的時間準備1月份的考試。基本上所有lecture notes 也沒有看過,靠的是用common sense 即場抄答案。考試?對於practice 為主的課程過時了。Sem 2 學懂攻略後,完全忽略HKU 教的東西,直去溫ans notes。每天主要的時間也是在打機和返兼職。
以下每個course 都會分享各自獨特的所見所聞,誰好誰壞。
Sem 1 (Sept - Jan)
頭半年的都是Mandatory 的courses,也是failing rate最多的幾個course。要輕鬆應對PCLL 的考試,或所有的考試,關鍵在於掌握考試技巧。糟糕的是,我們都會忘記這一大原則,被PCLL一眾呃錢既垃圾拖住鼻子走。不要怪這裡用詞惡劣,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這個課程既價值都不過係養住班律師和大律師。每一個course我都會略講應對方式,知道之後,簡直10日可讀完一course。如果認真讀,佢只係一個4個月可速成的興趣班,連假期休息比夠5個月。
Exam Schedule:
12月頭會是第一科Criminal Procedure,隔幾天是Property transaction (mid-term, 20%)。之後的是在一月一日後的第一個工作天,連續兩天五份卷的CCT。然後隔幾天是Civil Procedure 的兩份papers ,分兩天考,隔約一天是最後一份paper exam,PT (final, 80%)。
後一星期會有Criminal Advocacy (~Bail and Plea in Mitigation) + Civil Advocacy (closing submission)。
Civil Procedure
我的排列是以最需要take care既程度來分,想也沒想到這科看上平易近人的會值得留意。這是因為古惑的地方不在你學習的內容,是出題的方式。
它的分數由procedure part + advocacy part 組成。Advocacy 基本無大礙,在High Court 考,法官一般比HKU的人更好,不好的是運氣差極。重點留意的是procedure 的knowledge paper。
Procedure part 由knowledge (40%) + Drafting (55%) + Interviewing your client exercise (5%)組成。Drafting 是JJ用來拉分的手段。
Client interviewing 約在9月尾的約15-20分鐘session。我的分數是16 + 32.45 + 2。由於client interviewing 做得不好,只得2分,一般都是3-3.5。有趣的是,我是照marking scheme 上的逐句問,但我的client actor答完之後就不作反應,好似死魚咁唔交貨,無言以對。
JJ 人很好,無論出卷和比分都極鬆手。Client interview 就是設計出來讓人拉多一分,Drafting 一般有幾份template也不會太差,以55/100為目標,這樣knowledge 約40/100就marginal pass。但你想40/100定是很容易了吧?可不是,出卷的AC 並不了解自己寫的問題有多難理解,JJ也不懂教授考試技巧。
這一份不是一份簡單考知識的卷,而是迅速解題並找到對應有關fact pattern 的最佳答案。雖然部分分數會接受不同解答方式,但這部分不多於10分,絕大部分只有1個答案。為什麼? 因為出題的邏輯是從答案出發,簡短直接,對就對,錯就錯。要答中先要理解題目,再猜想他想要什麼答案(或考什麼內容),然後從可能的選擇挑出來。你不可能全都答,因為只有一個答案,答不中的都會被視為亂答,而挑錯等於沒分。那你要如何處理?再加上時間限制,想太多就沒有時間答後面最重分的兩題(~前三題約30—40%,後兩題60-70%),寫太多也是。
另外一個難度是你很難從題目看出hint,或是說除了對應那唯一答案的字眼,基本沒有多餘的提示或引導。另外,每一個sub question 都是獨立的,前的題目不是為了方便/引導你解決往後的題目,完全是獨立的去找出對應topic。很多時候都是橫越了數個topics。
但也不是沒有對應方法。最優解決方法是理解AC 出題的理念:
1) 太容易顯淺的不考;考的都有點隱蔽或冷門。溫的時候就要留意一下,如果我想出題留難人,會出什麼。
2) 基於上面的原則,配合JJ給的考試提示,大致上可估到30-50%的答案。所以有準備的是不會不合格。但用以往LLB模式或善意的想,那是會準備不足或溫錯地方。必定要帶着惡意去想law society和AC,即使容易的內容,也要考你思考過才會答得出來的東西。
3) 大家總會輕視,因為AI世代,有什麼不是一上網就找到出來。這份卷的目的就不是考你的知識,是從出題方式來刁難人。你拿着ans template 是沒有用處,你必須預知他考什麼,才能在考試中成功"挑選"出答案。你很應該在JJ給出考試提示,找人一起猜想答案,從答案預想問題,然後看到問題就知道答什麼。但AC的出法也預料JJ的提示會幫助大家,所以他會在不同的題目出可能類似的答案,即使你預知了答案,你也不可以盲目插入,還要想那一題才是對應我準備的答案。
Knowledge paper 能取得50/100 的人約30% (連FT PT)。最終拉勻後first attempt passing rate 是70%。
Corporate and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CCT)
這一科我到現在才知道全寫。沒上過堂,SG沒聽書,準備了的SG功課也不明所以。唯一準備的是溫ans notes同睇pastpaper review videos。
這科一點也不難,只要有ans notes和review videos (即making scheme)簡直和中學考試差不多,只是量多幾倍。我的問題是我沒有review videos在手,要在12月初他們才會release。如果能有人提早你準備,根本沒有必要參考其他materials。另一方面,SG也有model answer,但不會release to students。所以SG基本沒有用途,如果同group 有人一起做一份SG notes出來。
Passing rate ~80—90%,不算太難應付的一科。只是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方向準備,才會失手。
五份卷分別為
Corporate Practice (25%)
Shareholder Agreement (16%)
Bank Financing (25%)
Business Purchase (17%)
Financial Statement (17%)
HKU 的教學放在corporate practice 上,前期的SG都是圍繞着這,然而學生卻學不到要領。很糟糕的,他們請一些退休或在職律師來教,但他們不是老套就是不懂教學,更差過日校比名補習導師這距離。高分和有經驗的人對教學可謂零幫助,都是些呃飯吃的。學生往往在12月完成所有課堂後,不知道課程內容應重視那一部分,如何安排溫習的戰術。
沒錯,第一科要學的要是Corporate Practice,但內容應大幅減少和投放時間在making scheme。可惜的是,他們有提供making,但不懂如何向學生分析,給予學生方向。PCLL整體就是讓學生自生自滅的設計,沒有導師懂教學和考試心得。或者應該說,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平等的資源,有些學生比其他的獲取得更多。
在這個program 內,定有些人知道making或經驗,將之傳授下去,只不過不是你,比你更加公平。CCT是一科比較容易取得distinction 的一科,因為資訊不對等。很多人很低分,同時部份人很容易取得高分。如果你一早就有review videos,making scheme和絕佳ans notes,要取得80/100絕對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每年考的東西都是一樣,只是次序不同了。
Corporate Practice 學生是應掌握有什麼"任務"會出現在考試,而不要先集中在法例上。條例和Model Article 的內容太多,但全都可以抄ans notes,根本就不應放在最初頭來教。我們應先跟學生說明我們會遇到什麼,給學生prefect / standard ans ,讓他們死背熟,往後才從pastpaper上研究什麼法例需要留意。這科可是考公司行動,所有都寫在網上或已經有模版可以跟隨,根本不需要什麼分析,出現什麼,就跟公司給的手冊/慣例去做。給予學生model answer,先死跟後理解才是現實practice。其後四份卷也是同樣,根本不具備需要分析,所有都是有model answer。而且你不跟model answer,基本是沒有分。各卷分析如下:
Corporate Practice
就是給你任務,這個任務需要取得什麼,誰需要參與其中。是否存在其他可選方案,比較。基本只要有ans notes,都是照抄,只是抄快和抄慢的分別。高分的就要抄得準。不合格的就是忽略步驟,跳過了或忘了寫。只要找個人跟研究一下pastpaper 也就什麼問題都沒有,因為幾乎年年都是一樣的。
而步驟是非常重要,因為佔分重,答中即有分。當然,沒有答就失去一大截分,扣分扣至不合格就是這樣來。所以為什麼我堅持先讓學生記熟有什麼任務入手,只要入手沒錯,已經夠合格,再來就是抄notes。HKU的人自己看了model answer 這麼多年,當然覺得考試很容易,但學生根本不懂怎樣應對,從零入手,還要學你的making,可不可慷慨點教識學生跟making 倒過來學習。HKU law department 都係一班為左自己飯碗的老屎忽,拖你的學習進度。
Shareholder Agreement
第二容易取分的卷。主要就是回答一份SHA 有利和不利的地方,只要熟習precedent 已無大礙。但需要 ans 指引才能答到輕鬆,有些1分和0.5分的位會容易忽略掉。都是那一句,review video 要在12 月才出,這個時候往往太遲,學生要自行找到方向不是容易的事。但若果有人能指點一二,合格可是手到拿來,為什麼這麼輕鬆的事,HKU也不願意跟學生分析,讓他們自生自滅。要知道有些人可是有滿滿的source,極不平等。
Bank Financing
另一 份25%比重的卷,成敗就落係佢身上,因為其餘4卷學生一般都能過半,這份卷大多為10以下,拉下去就肥了。然而這份其實很容易,每年後半部都是重覆,前半都是送分(~5—6%)。所以只要知道要答什麼就不難。問題又來了,我們不知道在學什麼,也不知道要答什麼。而我給出的方法就是,既然你教得差,學生在課堂學到的很少,很應該是從答案反轉來學。這個技巧在中學公開試可謂王道之法,一個master program 的教學者竟不知?他們當然知道,但如果讓你輕鬆學會了,那他們還有價值嗎?
現今資訊幾乎免費,唯一值錢的就是限制內容流出。這份卷的review video基本就是making scheme,將之抄下來帶入試場是不二之選。考的最後就是手速,極其沒有law的成份。但這科你能看得出除了Business Transfer 有部分的是law的元素,其他都不過是company sec,accounting 和 audit 的東西。
Business Purchase
最不可忽視的一份卷,有絕對的ans,你以為是給可行的advice?不,只有固定在making 的才會給分。而一份好的ans template為何重要,就是它整合的過去題目的應標準答案,可抄下去。不要想着答自己的東西,跟materials答才是正確。這科不教我們思考,教我們學習making scheme。
其實這樣的考法,倒不如用MC形式好了,更可以測試學生的概念。整個課程設計都不配合時代變遷,沒有考慮最大的教學成效。說到這,PCLL已經過時。這群Operators都可棄,統一考試更有效控制學生經濟負擔,而不是錢錢都流入騙子手。要知道過去HKU的名師都走了。
Financial Statement
本人考過證卷牌的HKSI,幾份卷都是近滿分完成。這份卷的程度可以說2成也不比上,十分容易,送分的一份卷。當然,前設是讀PCLL的人是文字較好一點,女生也較多,數字偏弱。所以出題極簡。是必攻的一科,基本10/17以上的最低目標。所以肥CCT的都是前面的卷失大量分,說到底他們並不想肥你。只是他們搵食之餘高高在上,不和大家分析making scheme。
這科沒有傳聞那麼恐怖,會肥的都是沒有溫書或溫錯方式,加上HKU的教學安排令你失去自修的時間,才會變到困難。對比證卷試的幾份卷,內容上其實很容易。這是制度令學習失效的典範。
或是說,內容困難並不會難倒學生,讓內容變得含糊是最大挑戰。在法律鬥爭上,大家都會令事情複雜化,難到對方。找出關鍵攻略也是律師的一大利刀,只是我們都沒想到你在考這個喔。當明瞭之後,PPM我就不再看HKU的materials,溫熟ans notes 的內容,知道會出什麼來安排時間,毫不費力完成。同樣的,怎麼不見得PT會這麼多人肥?
在這個本來就資訊不對等的課程,有些同學比人走前幾步,你也不拉落後的一把,讓他們滯後。朋友,你收了錢的,可不可以有點良心,讓大家在法律界順利找到工作。
Criminal Procedure
這科的兩個部分paper exam 和advocacy 都是運氣遊戲。
Paper exam 會有一份coursework 包了部分分數(3份,各6分),近幾年是同一份,可抄。從我得來的前人作品,分數為14/18。我當時心想沒事了,照抄可也。沒想到最後只有個位數。由於有自爆風險,不能告訴要避開那位instructors,能轉去其他的SG要盡力轉,這可是影響你在final paper 的安危。要知道他們final給分的準則也是不理想,像我這樣的分數,要設下更高的目標。
雖然部分人是一個學術流,很有standard,但笑裡藏刀,至於我的instructor的為人,懂就懂。不算最差的,但也不能輕視。遇上他們考試和課堂要表現得好一點。然而,能避開就要快。這份coursework 一般都是給12-14分,讓學生有了底,不會肥。這些人給的一般都會低一截分,評語雖也不少,可說是大幅度修改。然而,我們都只是學生,而且寫信/advice 有着千種方式,修改時不應該給太多個人色彩,讓學生慢慢掌握才是。一步到你心水幾乎不可能是事,除非有making 在手。
至於final paper 會在12月頭,是一份advice on grounds of appeal。前一星前要準備一份Objection to the admissibility of evidence (5%),如果能取得3%起就很安全。Final paper 佔27%,在這分佈下不算佔很重,大概是希望coursework保大家合格。這份final paper 的答案幾乎可以重用,Alex 和Amanda 會提前upload 比大家抄下來,加上自己的ans notes,前期準備是沒問題。難關有兩部分,一是解題,如果你解不中,等於抄不中。二是research,你可需要提供case authorities去比advice。由於我的coursework 出了事,所以我很早form了study group一起討論答案,在sem 2 也發揮絕佳作用。你需要互相share materials 才有效應對PCLL的考試,除非你有making 在手。的確,有些人是有的。
所以準備這一份卷,需要的是看pastpaper 的問題,從題目的fact pattern 的着手,建立起腦的muscle memory。這套路跟civil pro一樣,但criminal pro更需要你解題的能力,因為他只有一個scenario,你需要思考他們想考什麼,分數的分佈,這樣動手抄才有效率。因為分數的固定,不中就不中。好運的有coursework 包底,取個13%也不難,要取17%起就要熟習ans notes,減少思考時間。會肥的人大概是沒有ans notes 在手和coursework像我一樣。但盡可能不要被運氣帶着走,找個給coursework 高分的instructor。
Advocacy: 分為bail application和plea in mitigation兩個sessions。Bail絕無難度可言,一般examiner 都不會故意留難。難的PIM,分了3個brief,隨機,其中一個failing rate 極高(毒品的那條),但他們沒想過平衡一下。好的examiner 會在考試提你講making scheme 上的東西。沒錯,沒想到有標準的答法吧,因為他們在堂上跟你說可自由安排。PIM要集中在影響sentencing 的地方,那個難的brief就是它只有某幾個地方需要去講,講其他的都沒分,所以好的examiner 即場就停你,幫你拎分,不好的就讓你說下去,還問你問題令你沒時間處理後面的問題(基本從failing list 和向其他同學詢問有誰會截停考生通水,加上有上Triad Advocacy後,都基本知道差的examiner 有誰)。
另外PIM需要research 在presentation上表現你cite case 的skill,如果上了難的brief,而你沒有時間處理,基本上可說7月重考再見。而三個brief只要抄一份安全的前人作品就安全合格,都是那句:有些人會獲得更公平待遇。所以為什麼crim advocacy 那群人浪費我們8節時間來practice,也不跟我們分析標準答法,讓學生自由探索。傻的嗎?學習都要從標準學習,再加以演變,真的不能不說HKU的那群人落後的很。除了比我們多經驗,看多一點書,對創新和科技知識低下,也不懂從現代學生立場去想。
Property Transaction
這科在前期讓同學們很擔心,很多人會說這科也很危險。這科是有人肥,但肥的只能說你值得。雖然考核的內容也不少,但題目問法非常清晰,一看就知到那裡抄,而且會重覆SG的答案,答案也一早提供給同學。同學既學習到東西也減卻一大截壓力。12月完了crim procedure 會有這科的mid-term,內容和final 一樣 (除了stamp duty 和遺產部分),所以準備好mid-term =準備好final。而且在1月final 基本沒有時間可以溫習這科,你必須要好好準備mid-term。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安排mid-term 給大家,很貼心的一科。
如果你早取得ans notes,也可以直接用ans notes 來應付SG和熟習pastpaper。沒有任何留難同學的地方。即是說,你的最大問題是在CCT和Civil pro上,如果crim coursework 安全的話。
所以也沒什麼好說,只要是有property 出現的科目,就不用擔心。
Sem 2 (Feb - May)
只要選好electives 這是歡樂時光。但也要講一講會肥人的electives:
Triad Advocacy
Drafting Commercial Agreement
之於其他的科目2024年度也沒有肥人,而可以肯定不會肥人的有:
CDR、Matrimonial、Property Litigation
所以如果安排得妥,5月中後就是你的free time。如果報了TA,那麼要等到6月中才會free 了。成績在6月最後一個星期3會公佈。
Professional Practice Management
只有PPM為唯一需要提前準備的科目。在 2月開學,教的是PPM的其中一部分是accounting,考一些很簡單的概念,只要有ans notes 在手,馬到功成。沒有?快找人給你,沒有跟自殺同樣,它還可以拉高final 的分。2月底考試,很簡單。
真正的堂在2月底開始,所以其實他們只教3,4月,比起Sem 1真係輕鬆到暈。只要捱過Sem 1和PPM,基本只係等返工。
Final 在5月中,分contentious 和non-contentious 分部分,一份卷3小時。它恐怖的地方是出卷的人可能一條傻鳩。2024年由JJ接手,只肥了7人,甚至都是上了年紀的學生。在2023年肥了>30%的人,而這個K先生2024年去了City,肥了>40%的人。所以很看是什麼人出卷。JJ是一位極為同學着想的人,能合理安排的地方她都做了,從drafting 拉分大法,到PPM換人親自主理,可看出其實HKU 真的不想肥人,只是他們真的不會教學。
然而,我們必須帶着惡意去想,因為不知那一年他們又留難學生。
Non-contentious Part:較易handle的一部分,要思考的地方不多,也很容易從ans notes 抄下來。所以不說太多了,最重要的要很早就取得好的ans notes,看熟答案的位置,在考試上變換也容易。看你的同學會不會share pastpaper making 給你了。每年的pastpaper 都有reviewed ans,有source 的人自然可提早準備。
Contentious Part:這就需要給點關注了。他可混入non-contentious來考,要從問題看出答案較難,而且涉及的issues比較複雜,沒有那麼單一,有的需要整合多個topics,用的時間較多。如果某個出題的人,兩條題目也考contentious,基本玩完,祝自己能勉強合格吧。所以這一份卷必定要帶着惡意,不知什麼時候又來一個K先生。為免在Sem 2 失手,還是做足準備,把你的ans notes 看熟,減少從notes找答案的時間。對於充滿惡意的試卷,時間就是分數。
Sem 2 的其他electives 不分享,很容易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