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學期學習目標:
1. 能使學生操作瀏覽器時,除了能更熟悉google classroom、E-mail、線上會議和文件編輯器外,本學期再加深學生對新北學生帳號雲端服務的認識,例如:地圖、翻譯、硬碟和圖書館等。
2. 能透過製作自己的功課表,讓學生熟悉文書軟體的主要作用—繪製表格,感受善用科技工具所帶來的便利,進而試圖應用。
3. 能透過教師的教學與自行操作基本科技資訊工具,學生已具備理解科技、資訊與媒體的 一定 基礎,進行「旅遊攻略」製作的專題,認識並搜尋景點以規劃旅程,增進系統思考與利用科技工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科技融入各科學習,加深做為終身學習者的 效益。
4. 能透過介紹網路遊戲的分級制,使學生瞭解為何遊戲軟體需要分級,使其能建立正確且 安全地 使用電腦的態度與習慣,學會自我保護。
5. 能透過程式設計製作簡單程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熟悉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發揮想像力,達成「想得出來,就做得出來」的結果,磨練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力。
6. 發展網路虛擬世界及現實生活中對於引用他人資料或著作所應有的正確認知,避免侵犯 他人智慧財產權,培養學生正確網路素養。
第1週
班級經營與教學活動:
1.座位安排與秩序管理。
2.說明本學期學習課程大綱。
3.說明本學期應繳交完成作業。
4.Open ID 帳號密碼的複習。
綜合活動:
1.公用電腦設備簡介、維護和保管。
2.說明電腦教室使用規範與應注意及特別遵守事項。
3.複習正確使用電腦的姿勢與用眼保健。
(1)電腦使用時間管理:看螢幕30分鐘,休息5分鐘,並多看遠處。
(2)使用電腦過久對生理的影響,諸如:眼乾、視力模糊、腳麻、腕隧道症候群、肩頸筋膜炎、頭痛。
4.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的使用與保密
(1)透過影片及圖畫,引導學生討論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性。
(2)個人密碼的備忘與保密的方式。
電腦教室使用規範:
1.不可攜帶飲料、食物進入電腦教室,保持教室整潔。
2.不可以在電腦教室喧鬧、追逐、奔跑。
3.沒有師長同意不可以進入教室。
4.不可以任意拷貝、修改和刪除電腦設定和檔案。
5.不可以搬動、拆卸、破壞電腦和配件,和大力敲擊滑鼠和鍵盤。
6.不可以任意上網下載程式。
7.不任意變換座位。
第2~4週
《第一節》
雲端資源-網路圖書館
◎教學活動:
1.說明數位閱讀是什麼?簡單說明網站與書本的差別。
2.利用OpenID登入「新北市教育局電子書」,依教師指定條件 (例如:旅遊類的書),進行書本的搜尋。
3.請學生閱覽指定種類的電子書。
◎綜合活動:
學生練習使用自己的OpenID帳號從網路圖書館裡借到電子書,並閱讀自己所租借的電子書。
《第二節》
網路翻譯跟Google地球
◎教學活動:
1.教師說明google雲端服務:
(1)認識透過網路衍生出來的服務。
(2)認識Google雲端服務。
(3)介紹常見的Google雲端服務(電子郵件、地圖、翻譯、硬碟、 文件…)
2.教師示範:
(1)登入OpenID。
(2)開啟谷歌應用程式。
(3)切換Google雲端服務,說明Google翻譯跟Google地球的使用方法。
◎綜合活動:
學生練習使用OpenID帳號使用各項Google的雲端服務。
《第三節》
網路地圖
◎教學活動:
教師利用Google地圖搜尋景點,並利用規劃路線的功能,展示讓 學生理解路線中各種圖示、數據的意義,也能從中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差異。
◎綜合活動:
學生利用Google地圖搜尋景點,並利用Google地圖規劃路線的 功能,選擇交通工具去模擬旅遊。
第5~7週
《第一節》
文書編輯—文件
◎教學活動:
1.登入OpenID,進入classroom課程。
2.複習Google 文件的操作畫面,如:標題列、功能表列、一般工具列、格式工具列、插入點、捲軸及狀態列。
3.介紹表格製作。
4.介紹如何插入表格,調整欄寬、列高,在儲存格輸入文字。
5.介紹如何在表格編輯增加、刪除欄與列。
6.介紹如何在表格編輯合併、分割儲存格。
7.了解google文件存檔原理,誤刪檔案如何復原。
◎綜合活動:
學生到classroom裡,用Google文件編輯自己專屬的課表。
《第二、三節》
文書編輯—表格
◎教學活動:
1.登入OpenID,進入classroom課程,檢視上一節課所做的課表,了解google文件自動儲存的概念。
2.介紹如何將儲存格、表格美化與設定表格框線。
3.介紹如何插入美工圖案及調整圖片大小。
◎綜合活動:
學生到classroom裡,用Google文件編輯、美化課表,並完成自己專屬的
課表。
第8週
◎教學活動:
播放多媒體教材。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jv1Lon2Ewdo?si=wzGNGxIjniHe9obd
https://youtu.be/3PYN0pm5lL8?si=SzSMA27YA3v7YyX7
◎綜合活動:
1.教師提問:
(1)有效的網路資料蒐集方法有哪些?
(2)智慧財產權的定義和範圍?
(3)正確的網路引用資料有哪些地方該注
2.教師說明:
(1)引用網路上的文章,必須註明作者和出處。註明的方式為作者名稱 + 網站名稱 + 網址。除此之外,最好能先獲得作者的同意再引用。
(2)引用網路上的文章時,不能全部複製,僅能擷取部分內容,並以自己的 想法為主軸重新撰寫。
(3)創用CC是一種受著作權保護之作品的公眾授權模式。若要引用有創用CC授權的作品,可在作品所設定的條件下使用。
第9~13週
◎教學活動:
1.課程介紹:規劃一個具有學習意義的旅遊行程。
2.學生能利用數位設備結合Google Maps,規劃具有學習意義的一日旅遊 行程。
◎綜合活動:
1.學生分組討論且決定旅遊的目的與學習主題。
2.學生利用瀏覽器或電子書,搜尋符合自己想要的學習主題地點,並記得 留下相關查詢記錄(可使用Google文件或簡報記錄)。
3.學生將合適的地點等相關資訊與同組同學分享及討論。
4.決定旅遊的地點與學習主題。
《第三-五節》
開啟你學習的奇幻旅程
◎教學活動:
1.說明規劃旅程的必要事項,例如:使用Google maps規劃路線的功能,
選擇交通工具。
2.旅遊景點門票的訂購,以及是否需預約參觀導覽等相關事項規畫。
3.依交通工具討論車票的訂票、付款等相關問題。
4.請學生討論這一天有學習意義的旅遊行程,所需要的裝備與物資。
5.說明簡報作品的評分標準。
◎綜合活動:
1.請學生具體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並分享給同學。
2.尊重他人的想法並完成旅遊的學習主題與目的。
3.學生能分工合作,討論行程各項事宜的安排,清楚表達行前需要注意的
事項。
4.學生能夠合理討論出旅遊所需的裝備物資(含個人物品)。
5.各組運用資訊設備與軟體,將精彩的旅遊行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簡報與同學分享。
6.老師回饋,例如:旅遊費用運用的合理性、時間調控、颱風等……。
第14~18週
《第一節》
來種樹吧!
◎教學活動:
1.教師先示範小樹苗走路,再請學生操作。
2.提醒學生可以用之前學到的序列方法,一步接著一步來描述指令的動作。
3.老師帶領觀察序列方法,再用迴圈的方式來完成一樣的動作。
◎綜合活動:
請學生發表序列跟迴圈適合使用的時機。
活動連結:https://www.junyiacademy.org/article/9c910c798b2d40d9a58be1f39cb1a226
《第二節》
序列與除錯
◎教學活動:
1.老師示範第1關,讓孩子知道如何組合指令積木以及轉向指令執行的結果
是什麼。
2.老師「故意」在指令序列錯置一個指令積木,並且讓孩子試著除錯(debug),成功完成第一關任務後,孩子就可以自己開始闖關。
◎綜合活動:
依提示,用寫程式的方式組合積木移動向前、轉向左方或轉向右方,讓紅色憤怒鳥可以移動到綠色豬豬。
活動連結:https://studio.code.org/s/pre-express-2021/lessons/3/levels/7
《第三節》
重複迴圈
◎教學活動:
1.老師示範第1.2個關卡。在解題規劃時,向孩子提問是否有發現「重複」,如何將重複的指令以迴圈來描述。
2.介紹程式的「重複迴圈」結構。讓孩子理解使用序列指令,或是加入迴圈指令方法的執行結果會是相同的。
◎綜合活動:
依提示,用寫程式的方式組合積木移動向前、轉向左方或轉向右方,
以使用迴圈積木移動到目標物。
活動連結:https://studio.code.org/s/course2/stage/6/puzzle/1
《第四節》
SCRATCH軟體基本介紹
◎教學活動:
1.老師對SCRATCH軟體做基本介紹,如程式分類、程式編輯區、舞台、執行或停止程式等各項工作區之功能。
2.老師比較Code.org和Scratch的指令積木。
3.老師從設計【腳本】開始,讓學生瞭解簡單的程式設計流程。
◎綜合活動:
Scratch程式動畫-貓咪傳球,依提示,討論設計出「貓咪傳球」的腳本,然後組合指令積木,做出貓咪傳球的動畫並且存檔。
《第五節》
SCRATCH-角色登場
◎教學活動:
1.老師介紹如何開啟新角色並繪製,完成後儲存角色。
2.介紹背景的功能:包含匯入、刪除、新增與繪製背景。
3.介紹聲音的功能:包含匯入、錄製、與刪除聲音。
◎綜合活動:
學生運用這堂課教授的Scratch基本操作,完成屬於自己的新角色並存檔到雲端硬碟。
第19-20週
《第一節》
網路遊戲分級介紹
◎教學活動:
1.觀看動畫「網路遊戲好好玩」,並利用一些簡單的問題討論,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
2.依學生回答的答案,歸納動畫的重點。
3.說明「網路遊戲分級制度」,及其分級方式與特色。
◎綜合活動:
1.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分辨遊戲分級的方式。
2.請各組派代表發表討論出來的方式。
活動連結:https://eteacher.edu.tw/Material.aspx?id=237
《第二節》
網路遊戲分級實作
◎教學活動:
1.複習動畫「網路遊戲好好玩」內容,並重點提醒學生該注意的地方。
2.請各組進行喚起舊記憶的討論後,發表如何分辨遊戲分級的方式,老師依發表內容給予反饋及鼓勵。
◎綜合活動:
1.學生利用數位遊戲產業自律推動委員會的「數位娛樂軟體分級查詢網」,查詢自己玩過的網路遊戲是否適合自己。
2.分組討論玩網路遊戲時,有哪些應遵守的規範或時間安排等應注意事項。
3.學生發表討論結果。
4.老師以各組發表的討論結果作引,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深化其中概念的澄清、補充或舉例。
活動連結:https://eteacher.edu.tw/Material.aspx?id=237
https://www.gamerating.org.tw/Search/Game
第21-22週
期末回顧:作品觀摩與檢討
教學活動:
檢視學生自己的學習狀況與觀摩同學的優點。
綜合活動:
1.本學期之課程內容說明回顧。
2.詢問疑問需補充之處,學習心得分享。
3.將其他班級的優秀作品,與學童分享,觀摩學習。
4.學童分享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