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學期學習目標:
1.能透過學習電腦的活動,達成建立正確使用電腦的習慣目標,以展現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和系統
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素養。
2.能透過即時通訊軟體的活動,達成利用科技工具來解決問題的目標,以展現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的素養。
3.能透過網路成癮檢測的活動,能達成瞭解資訊倫理正確觀念並實踐的目標,以展現科技資訊與媒
體的素養。
4.能透過製作真人漫畫的活動,讓學生熟悉軟體的主要作用,達成善用科技工具所帶來的便利,進
而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並且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的目標,以展現藝術涵養
與美感與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的素養。
5.能透過程式學習的活動,達成能應用運算思維來解決問題的目標,以展現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
素養。
第1週
班級經營與教學活動
1.座位安排與秩序管理。
2.說明本學期學習課程大綱。
3.說明本學期應繳交完成作業。
4.Open ID 帳號密碼的複習。
綜合活動
1.公用電腦設備簡介、維護和保管。
2.說明電腦教室使用規範與應注意及特別遵守事項。
3.複習正確使用電腦的姿勢與用眼保健。
(1)電腦使用時間管理:看螢幕30分鐘,休息5分鐘,並多看遠處。
(2)使用電腦過久對生理的影響,諸如:眼乾、視力模糊、腳麻、腕隧道症候群、肩頸筋膜炎、頭痛。
4.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的使用與保密
(1)透過影片及圖畫,引導學生討論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性。
(2)個人密碼的備忘與保密的方式。
電腦教室使用規範:
1.不可攜帶飲料、食物進入電腦教室,保持教室整潔。
2.不可以在電腦教室喧鬧、追逐、奔跑。
3.沒有師長同意不可以進入教室。
4.不可以任意拷貝、修改和刪除電腦設定和檔案。
5.不可以搬動、拆卸、破壞電腦和配件,和大力敲擊滑鼠和鍵盤。
6.不可以任意上網下載程式。
7.不任意變換座位。
第2~4週
教學活動
請用"學習吧"觀看影片及學習資料。
1.教師示範並解釋「信箱地址」的意義,也提醒學生網路交流禮節,知道在虛擬世界也要尊重他人,以及在網路世界交朋友的安全注意事項。
2.學生登入E-mail。
3.學生新增聯絡人與輸入資料。
4.學生建立聯絡人群組,將聯絡人分類到合適的群組。
5.學生寫信與收信。
綜合活動
1.教師說明即時通訊的概念,並舉例常見的時通訊軟體。
2.再次提醒學生網路交流禮節,知道在虛擬世界也要尊重他人,以及在網路世界交朋友的安全注意事項(連結資安主題,進行複習)。
3.學生使用E-mail寄電子郵件給老師,課堂中教師視學生的電子郵件給予回饋。
4.資安主題【個人資料保護】
https://eteacher.edu.tw/
(1)盜用帳密
(2)異地備份
第5~7週
教學活動
1.教師解說何謂網路成癮,同時說明常見的網路沉迷行為,例如:
網路遊戲、網路交友、網路瀏覽、網路購物等。
2.讓學生進行網路成癮檢測,讓孩子知道自己當前的健康狀況,並引導孩子依據檢測結果進行良性調整、時間管理。
3.教師說明網路成癮的嚴重症候,讓孩子更細緻地自省自己當前的健康
狀況。以下8項若有5項以上符合即為網路成癮:
(1)高度專注網路。
(2)為達滿足,不斷增加上網時間。
(3)覺得嘗試縮短上網時間,要不斷努力。
(4)當網路使用受限時,有易怒、抑鬱或情緒不穩定等情況。
(5)上網時間超出預判。
(6)為了上網危害工作或社會關係。
(7)為了上網而撒謊。
(8)利用網路作為一種管理情緒的方法。
綜合活動
1.學生觀看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教材「小杰的快樂暑假」影片。
2.同學分組討論問題:
(1)小杰最近因為沈迷於打電動,放暑假後常常窩在家裡練功,結果和爸媽
吵架、暑假作業沒寫,也因用眼過度而可能近視,朋友同學約他打球他也拒絕。如果你是小杰的好朋友,你該如何幫助他呢?
(2)如果你是小杰,你也知道長時間玩電玩的壞處,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
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請試著討論出三種方法。
(3)如果你是小杰的媽媽,你發現小杰因為沈迷玩電玩而說謊,且近視加深、脖子肩膀酸痛、暑假作業沒做等,你會怎麼做呢?
(4)你所認識的朋友中,有沒有人也很喜歡玩電玩?有比小杰更嚴重的情形嗎?請說說他(她)的情況。
3.教師統計學生網路成癮檢測結果。
4.和學生討論「如何做到網路不成癮」的生活習慣。
教學資源:
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網站連結:
網路成癮檢測網站:
我們這一家:
第8~11週
教學活動
請用"學習吧"觀看影片及學習資料。
1.教師引導學生創作真人漫畫,請學生討論、搜集資料,寫出一篇故事來當腳本。觀看影片學習如何創作真人漫畫腳本。
2.引導學生拍攝照片,並上傳至儲存空間,也給予學生
尊重他人肖像權的概念,尊重個人隱私。
3.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軟體工具來編輯照片。
4.輸入文字與排版成漫畫格式,完成真人漫畫。
綜合活動
1.學生分組繳交完成的腳本至學習平台。
2.學生分組進行真人漫畫照片的分組拍攝。
3.將照片上傳至儲存空間,並刪除行動載具內的照片。
4.利用工具軟體排版照片並美化,直至完成真人漫畫。
5.教師將學生分組所製作的「真人漫畫」展示給同學觀摩,由學生自行解說。
6.讓學生對作品互評及自評,同時鼓勵學生多多給予正向的評價。
第12~14週
請用"學習吧"觀看影片及學習資料。
教學活動
1.老師操作行動載具,並以「教育帳號OPEN ID窗口登入Kahoot,接著換學生操作。
2.老師說明首次登入,如何鍵入軟體所須的登錄資訊,接著換學生操作。
3.老師示範如何參與即時回答問題,接著換學生操作,共練習三回不同的題目。
4.老師說明示範軟體的特點,並向相似軟體Quizizz進行比較,讓學生瞭解相似軟體間的常見異同。
綜合活動
1.學生回答軟體的出題,共練習兩回不同的題目,增加熟練度。
2.老師觀察學生操作,即時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回饋。
3.將課堂先備複習的口頭搶答題以Kahoot出題進行測驗,做為學習成就的主要評量驗收。
4.使用Quizizz平台出題進行測驗,做為學習成就的主要評量驗收。
第15~19週
學生透過均一學習平台 Code.org基礎課程1的練習來認識序列、
發現規律。
教學活動1.用滑鼠玩拼圖:
教學目標:
(1)認識並且熟悉滑鼠的基本使用。
(2)能夠觀察圖片之間的線索和關聯性,並且以正確的順序組成
拼圖。
(3)在進入積木式的程式設計前,以拖曳拼圖建立手感,並且初步
認識程式的順序性。
綜合活動: 思考小體操
搭配影片內容與孩子討論下列問題:
1.你可以說出滑鼠外觀的按鍵和功能嗎?
2.你在拼圖的時候,如何從圖案線索找到事物之間的相關性呢?
3.你知道如何使用滑鼠來移動拼圖嗎?
4.如果想要分開兩片黏在一起的拼圖,應該怎麼做呢?
5.如果想要同時移動多片黏在一起的拼圖,應該怎麼做呢?
教學活動2.憤怒鳥闖迷宮:
教學目標:
(1)舉例生活裡有什麼事情或任務,必須一步接著一步才能完成。
(2)完成任務的過程,了解每一個步驟的目的,以及順序在執行任務時的重要性。
(3)完成程式闖關活動,組合代表移動方向的指令積木,讓主角能夠移動到目的地。
綜合活動: 思考小體操
搭配影片內容與孩子討論下列問題:
1.拼組積木時,如果跳過幾個步驟不做,會發生什麼事?
2.你可以描述早上起床後、到學校之前,過程中完成的事情,
有哪一些是有順序性的呢?
3.你可以說出正確的洗手順序和步驟嗎?
延伸活動:
認識序列、迴圈與條件的運用,引導學生使用 Code.org探索並學
習相關課程。
第20週
期末回顧:作品觀摩與檢討
教學活動
檢視學生自己的學習狀況與觀摩同學的優點。
綜合活動
1.本學期之課程內容說明回顧。
2.詢問疑問需補充之處,學習心得分享。
3.將其他班級的優秀作品,與學童分享,觀摩學習。
4.學童分享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