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對各類導生的期待與規劃,在我們面談之前,可以先確認一下彼此是否有共識。此外,也建議可以事先找實驗室的學長姊聊聊。
給雜研新生
大三上的「雜誌研讀」課程旨在訓練同學「閱讀專業文章」、「蒐整文獻」及「製作及口頭簡報」的能力,以上均是成為專業研究人員的基本功,練會之後職場上相當受用。由於我將此課程視為本人專題的預備課程,所以會優先錄取之後專題也想找我指導的同學,文獻閱讀的方向也會以個人目前的研究領域──B5G/6G通訊系統及AI應用為主(自行查找有興趣的paper或本人指定之文章均可,一學期每人會輪流上台報paper兩次,學期成績為兩次報告分數之平均)。如果你的目標是拚研究所考試,可能不太適合找我(前述三種能力很可惜尚無法呈現在當前的研究所考試制度上),建議可找其他更適合的老師。
給專題新生
大三下至大四上的「專題」課程旨在訓練同學「挖掘問題、定義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實作及呈現」的專業知識綜整能力,如果已經是我的雜研生,前兩項應有一定的基礎,才可能具備在大三下學期初提出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申請的能力,所以我的專題會優先錄取原雜研生。在我的專題,我會把你當作研究生來帶(通常會媒合一位碩博生學長姊帶你,甚至會跟研究生一起meeting),主要是以實作有趣的paper為主,所以可能需要花不少課餘時間,比較適合確定朝往B5G/6G通訊系統通訊系統、AI應用領域發展,且有志申請本系或外校的推甄生(尤其想五年一貫者)。如果你的目標是拚研究所考試,可能不太適合找我(會極度排擠到你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時間)。如果你不是我帶過的雜研生,找我面談之前,請你Email給我一些資料(大學成績單、未來研究規劃等),讓我對你可以有些初步認識,增加面談效率。
給碩博士班新生
在電機領域,許多業界的研發職缺都會希望至少有碩士學歷,主因是目前國內大學畢業生普遍對研發工作的完整開發流程較無概念,而碩士畢業生因有寫論文及口試壓力,對於真正的研究工作相對有較完整的訓練與認識,而這樣的訓練對於一間公司,是很大的隱形成本。所以一間公司要你,絕對不是因為碩士學的專業知識比較進階(這是研究訓練的附加價值),事實上,甚至很多專業知識都是進入職場才開始學,但因為你有受過做研究的訓練以及基礎專業知識,上手會比別人快,這就是差異。所以如果你認為研究所就是大學的延伸,修修課就畢業了,這與我的觀念落差很大,不建議加入本實驗室互相傷害。本實驗室每位研究生都必須針對某個尚未被探討過的主題進行研究,意思就是連我也不確定答案,所以如果你的態度不夠積極,有高機率會延畢或畢不了業,但如果你的態度積極,我會就你的實驗結果跟你一起討論下一步,很多時候有可能是題目根本訂錯了(假設錯誤),不過套一句《進擊的巨人》艾倫說的話:「那個沒人說得準,只有不斷前進的人才會知道。」這些不斷反覆重新假設及驗證的過程,會訓練你的邏輯思維,在有畢業時間壓力的狀況下,會訓練你的做事效率,這兩項是在任何職場上都通用的技能。如果確定以上是你的目標,歡迎加入本實驗室一起努力(更多有關本實驗室的細節請見FAQ)。如果你不是我帶過的專題生,找我面談之前,請你Email給我一些資料(大學成績單、專題成果、未來研究規劃等),讓我對你可以有些初步認識,增加面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