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至今

 

简  介

曾在东方书店工作五年,其后任职于岩波书店三十年,长期从事编辑与出版相关工作。在岩波书店期间,除负责编辑业务并担任编辑局部长等管理职务外,还新设了版权管理与电子书业务部门,并出任部门负责人。五十岁时决定在职进修,攻读早稻田大学博士课程,三年后取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涵盖中日关系史、现代中国研究、以图书和杂志为中心的媒体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相关专著与论文。六十一岁退休后,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任教三年,其后受聘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至今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一、编辑经历

入职岩波书店后,曾先后在月刊杂志《思想》编辑部、《世界》编辑部、学术通俗读物编辑部以及学术图书编辑部工作,编辑并出版了200余册单行本。

此外,还策划并主导了多个丛书项目,包括“岩波讲座”系列和多部著作集,具体如下:《岩波讲座 近代日本与殖民地》全8卷(1992-93年)、《现代亚洲的肖像》全15卷(1996年-)、《亚洲新世纪》全8卷(2002-03年)、《论坛 开启共识》全7卷(2005-06年)、《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全4卷(2006-07年)、《风险学入门》全5卷(2007年)、《岩波讲座 “帝国”日本的学知》全8卷(2006-07年)、《岩波讲座 东亚近现代通史》全11卷(2010-11年)、《占领期杂志资料大系 大众文化编》全5卷(2008-09年)、《占领期杂志资料大系 文学编》全5卷(2009-10年)、《地震与社会系列》全11卷(2012-14年)、《日中120年 文艺·评论作品选》全5卷(2016-17年)、《岩波茂雄文集》全3卷(2017年)等。

2014年,在岩波书店编辑部内设立了“数字内容事业部”,积极推进纸质书籍的数字化,在职期间共负责约1600本图书的电子化工作。2018年后,将数字内容事业部与编辑总务部整合改组,设立了版权管理部,统筹管理图书数字化、翻译权交易、非书店渠道图书销售、法律事务等工作,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的灵活运用。在翻译权业务方面,为深入开拓简体中文市场,曾多次参加上海及北京的国际书展,藉由与中国顶尖出版社的高层对话,不断拓展合作网络。目前已将35年的编辑生涯总结成《播种人——平成时代编辑实录》一书,并于中国出版。

 

二、学术经历

在北海道大学的本科及硕士课程期间,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思想史,重点关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如孙子、儒家、道家、墨家等)的思想体系。2007年至2010年期间攻读早稻田大学博士课程,研究战后中日关系,重点聚焦日本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谱系,并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专著《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

自岩波书店任职以来,已出版著作与译著共计约26部(含个人专著及合著),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50篇,包括日本的《亚洲太平洋探究》《亚洲游学》《现代中国》《中国研究月报》《Asteion》《中国——社会与文化》,以及中国的《学术思想评论》《开放时代》《日本学刊》《二十一世纪》《南开日本研究》《读书》《国外社会科学》《抗日战争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国外理论动态》等。

此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台湾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授课、讲座及学术发表。

 

三、教学经历

在岩波书店任职期间,曾担任千叶大学文学部、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立教大学21世纪社会设计学科、早稻田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等机构的讲师。自2019年9月起,作为外国专家受聘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高级日语》《中日翻译》《日语敬语概论》《日语口译指导》《日本社会》《高级传媒日语》《中日文化语境》《中日翻译实例分析》等课程。

自2022年7月起,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及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讲《日语写作入门》《日语写作与应用》《论文指导》《跨文化交流》《日本文化研究专题》《中日比较文化概论》《中日比较文化基础》等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并负责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自2019年秋季来到北京至今,六年的生活经历已整理成书稿,拟以《第二人生在北京》(暂定名)为题出版。

 

个人简历

1958年9月17日出生,长野县伊那市出身

1981年  毕业于北海道大学文学部

1983年  修完北海道大学文学部研究生院东方哲学研究科课程,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3—1988年  就职于东方书店出版部

1989—2019年  就职于岩波书店,历任《思想》《世界》编辑部、学术通俗读物编辑部课长、编辑局部长、数字内容事业部部长、版权管理部部长

2007—2010年  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博士课程

2010年3月  完成博士课程,获早稻田大学学术博士学位

2011—2020年  历任千叶大学文学部兼职讲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地区文化研究亚洲日本研究兼职讲师、立教大学大学院21世纪社会设计学科兼任讲师、早稻田大学继续教育中心讲师

2015年  获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新闻传播系传播研究院名誉教授

2019年9月—2022年6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外籍专家

2022年7月至今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1年4月至今  早稻田大学特别研究员

2025年4月至今  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

《〈孙子〉的文献批判与思想分析——以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资料为中心》(1981年,北海道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科)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以鬼神与魂魄为中心》(1983年,北海道大学大学院东方哲学研究科)

博士学位论文:

《战后日本中国论的变迁 1945–1972——以综合杂志相关报道的历年变化为线索》(2010年,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

 

著作(不含论文与合著)

(日)《围绕〈缅甸竖琴〉的战后史》,法政大学出版局,2004年,238页

(日)《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新曜社,2010年,722页(获2012年第28届大平正芳纪念奖特别奖)

(日)《当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新曜社,2014年,402页

《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苑崇利、胡亮、杨清淞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5年,780页

《播种人:平成时代编辑实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