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起點:尋找研究問題意識
一個好的研究始於一個好的問題,透過將模糊的興趣轉化為清晰、具有可行性的研究問題是研究成功的關鍵第一步。這過程原則上是可以遵循一套系統化的步驟:
確定自身興趣與熱情:首先,從個人對某些主題或領域的真實好奇心出發,因為真誠的好奇心能驅動研究的投入與堅持。
審閱現有文獻:在感興趣的領域中,廣泛查閱相關文獻。這有助於了解現有的研究成果,並從中發現未解決的問題或新興的趨勢,這些都是潛在的研究主題。
紀錄自身想法與找到內文與題目之相關焦點:將所有浮現的想法記錄下來,初步評估其研究潛力。接著,從中篩選出與個人興趣契合,且在可用資源與時間範圍內可行的主題。
擬定研究問題:將潛在主題轉變為具體的研究問題。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應清晰、具體,並同時具備探索與分析問題的空間。
評估其重要性:評估研究結果是否會為該領域帶來新的見解、填補現有研究之不足或為實務提供新解決方案。一個具有重要性的研究問題,其成果也更易受到認可。
參考來源:學術能力養成指南 Academic Skills Guide for Dummies. (2025). 4.1 研究流程 A. Pressbooks. 檢索自 https://pressbooks.pub/academicskills/chapter/4-1-%E7%A0%94%E7%A9%B6%E6%B5%81%E7%A8%8B-a/
完整的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是研究的藍圖,也是向審查者或指導教授展示研究價值之文件。一份完整的研究計畫應具備以下核心架構:
研究主題與背景:明確界定研究主題,並說明其在學術上的意義與對現實社會的實務價值。
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引發研究的原因,並設定清晰的研究目標,讓讀者了解研究打算解決什麼問題。
文獻回顧:這部分不應僅是資料的堆疊,而是要展現對現有研究的深入理解與批判能力,指出其限制與盲點,從而為自己的研究鋪墊創新性。
研究方法與設計:具體說明將採用什麼方法、如何取得資料、如何進行分析,並誠實評估可能遇到的限制與挑戰。
預期成果與貢獻:具體預測研究可能帶來的發現,以及這些發現如何回應現有知識的不足或為實務提供新解決方案。
參考來源:AsiaEdit. (2025). 研究計畫怎麼寫?撰寫全攻略和研究計畫範例下載. 檢索自 https://asiaedit.com/zh-hant/blog/how-to-write-a-research-proposal
研究成果的呈現:撰寫與發表
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將發現有效且嚴謹地溝通給學術界或業界。論文之撰寫應遵循標準的學術論文結構,通常包括前言、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等章節 。